最佳“损”友

作者: 魏富敏

看到“友谊”二字,在脑海里反复浮现的第一个人就是我的损友一少华。

孩童时代,我和少华几乎形影不离。我们读同一所幼儿园,同一所小学,周末我们一起出去玩耍。有时候我们也会起争执,但从不发生肢体冲突。最过分的一次,我直接用几米长的水管接上水龙头,疯狂朝他喷水,他就像一个落汤鸡一样手足无措。最终,我自然少不了一顿打一来自我父母的混合双打。

有一次,气象台预报说夜里有流星雨,我俩晚上爬上屋顶,铺上凉席,等待流星雨。夜凉如水,我俩躺在凉席上望着夜空,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想象。当时偶像剧《流星花园》火遍大江南北,我俩在屋顶纵情高歌:“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我们如愿以偿看到了流星,但全然忘记许下了什么愿望,只记得第二天邻居找上门来质问为什么大晚上在房顶鬼哭狼嚎。那时候,小小少年,没有烦恼。

后来,我们去了不同的中学读书。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我和少华的联系一下子少了起来。我们也都结交了新的朋友,好像不常见面也没有那么难受。

某天,他突然到我家里,让我跟他去做一件“大事”。那天刚好要返校,在我的再三询问下,他才将“大事”和盘托出。原来,他要组织一拨儿人去打架,只因有个人说话讽刺了他,让他很没面子。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我应该帮他。青春期的男生,爱面子胜过爱金子。

故事并没有像热血高校那样一一暴力、刺激,又热血澎湃。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然明白,靠人多势众、拳打脚踢解决不了问题。我的劝说毫无意义,他只觉得我胆小怕事,甚至认为我们的友谊经不起考验。少年意气,不是挥斥方遒,而是应该为他摇旗呐喊、冲锋陷阵。他懌懌离去,之后便是长达几个月的不联系。我们固执得像两块坚硬的石头。

后来,我家人询问为什么最近没看到少华来家里了。我一脸委屈地讲出原委。当时小姨在旁边,她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得:“朋友丢的石子伤不着人。”她把我们两个叫到一起,说着稀松平常的大道理。我一句也没听进去,只记得我和少华相视一笑,好像真的就“泯恩仇”了。

转眼间,我和少华天南海北。我在上海读书的时候,他在河北工作。我在重庆工作的时候,他又跑到了江苏。距离并没有将两颗曾互相依偎的心推远。相反,在生活的大海里,我们这两叶小扁舟一直朝对方驶近。

2021年,由于疫情,我的婚期一再推迟。后来,终于定在了当年的初冬。由于通知亲友比较仓促,我做好了没多少人会来的打算。但私心来讲,我希望少华能来。婚礼当天,凌晨四点多,我被一个熟悉的声音叫醒——是他!少华回来了,我又惊又喜,像做梦一样。

“你的人生大事,我怎能缺席,我要看着你幸福才放心。”一向玩世不恭的他,认真起来让我有些动容。婚礼仪式结束后,他扒拉了两口菜便又踏上了去南方的列车。后来我才知道,他费好大力气请假,然后又步履不停地奔波辗转于南北之间,不得休息。

后来的两年,我遇到了一些挫折,陷入低迷恍惚。少华不厌其烦地开导我、安慰我,甚至陪我失眠,渐渐让我走出了泥潭。有一次,我们在一起开怀畅饮。他说:“你知道吗?万人拥簇,未必都是狂欢。午夜小酌有你,也可尽兴一壶。”这些年,也经历了一些起伏,真切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内涵。大浪淘沙,幸运的是有少华这样的朋友陪我一起出没风波里,走向艳阳天。

我一直觉得,“友谊”不是两个字,而是一个个充满力量的名字。此时此刻,“友谊”在我这里就是具象化的一个名字一少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0111.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我在他乡想妈妈
下一篇: 聊赠一筐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