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赠一筐李
作者: 袁野小暑过后,我收到了朋友从家乡寄来的一筐脆李,青枝带叶,鲜翠欲滴。
而我,总是在繁忙中错过这些水果在季节里的一瓣瓣花香。朋友说:现在的水果已经打破了自然界的规律,或许只有街头巷尾挑着卖货的那些水果小贩,方才让人明白何为应季水果,应季水果的果香能让人更接近童年。
氤氳的果香唤醒时光深处的童年记忆。幼时,每到盛暑,陈姨就会从老家铁桥给我们送来一大背筐的雪梨。那是我在暑假时期最期待的事情之一。陈姨送来的雪梨也算稀罕之物,母亲总是将雪梨分装,我负责派送,外婆家三个,大舅家两个,大姨家两个……·
读简·奥斯丁的作品,最爱的,就是她给姐姐们的信件里那些话家常似的语句:“今早我们遇到了可怕的风暴,我们最宝贝的两棵榆树中的后面那棵居然被刮倒了……”“朝东倒进了板栗和冷杉林中,连带着角落的两棵板栗树的树枝也被扯掉了……”两棵在暴雨中倒下的榆树在简·奥斯丁的笔下那么生动而鲜活。我想,这是否缘于作者那颗“农妇的心”呢?连简·奥斯丁的侄女回忆姑姑时,记忆深刻的也是“她最喜欢待的地方就是菜园”。想来,植物也是作家灵感的源泉,以至我每次读到简·奥斯丁笔下的人物吃火鸡、喝番茄浓汤时,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她庄园里的宽大的菜园子。
我还想到一个爱植物的浪漫作家三毛。荷西去世后,三毛打算离开台湾,便托林清玄帮她卖掉老房子。林清玄知道后就想自己买下来,三毛爽快地答应了。可等到林清玄好不容易筹齐了钱,三毛又反悔了:“我院子里的柠檬花开了,我不卖了。”柠檬花开了,这就是三毛不卖老宅的理由。然而,这又何尝不是她那颗爱着植物的柔软的心呢?而那个把苦瓜描绘成如白玉一般晶润透明的林清玄,自然也是懂三毛的,所以他自然不会和三毛计较。两个热爱植物的人大抵是心意相通的,一如根系相连的树。所以,他们温婉、细腻的文字都能够抵达琐碎生活中的小美好。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看到驿使想到远在北方的朋友,寄一枝梅花给你吧,告诉你冬雪的讯息。路途迢迢,舟车不便的古代,友人的思念之情就这样在花朵与枝叶的间隙中充盈心怀。想来,热爱植物的人都是心性秉纯的素心人。有一种情随风吹来,润物无声,有些人不必经常见面,寄一纸春光于友人,看看陌上花开,听听千里莺啼。
去年夏天,友人果园中的葡萄熟了,友人将采摘的葡萄分送给我们,那些还带着阳光温度的葡萄是我在这座陌生城市里收到的第一份来自田园的礼物。在此之前,在我的认知范围内,大城市里只有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可是,在这座城市之外,还有无垠的葡萄园、柠檬园、茶园…早春的茶叶,盛夏的果实,阳台上盛开的栀子花,那些带着原生土壤气息之物,成为我和友人传输关怀的载体。在一座陌生的城市,我们成为彼此远离故土的慰藉,共同翱翔在温暖织就的天空。
就如今天,当我收到这一筐还带着泥土芳香的鲜翠李子时,我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春季里那一树又一树的如雪李子花,海海漫漫铺满山坡的热闹景象。我想,朋友一定还想告诉我:工作再忙碌,也要好好地吃饭,好好地爱自己。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0112.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