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会记住所有的故事
作者: 唐松风吹来的时候,记住了满地黄黄的叶子,也记住了老蒋的满面愁容。
前几日,绵绵细雨,难得今天天气放晴。约了多次,我们终于可以喝茶闲聊。苏轼说“不可居无竹”,我觉得应该再加上一句“不可饮无茶”。四川人对茶的钟爱,不仅仅在于茶香四溢,还在于喝茶时的惬意心情。
不见老蒋才两周,发现他苍老了许多。老蒋生性豁达,很少见他如此,简直是元气大伤。他看出了我的疑惑,猛喝了一口茶,叹息地说道:“半月之前,一个学生看言情小说,我看见后就直接把小说收到了办公室。今天早上,学校告知我被学生举报,举报理由是小说是学生个人财产,老师无权收缴。”
他越说越激动,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感觉路过的风都要被他撕碎。我急忙安慰他:“老蒋,因为在乎,所以伤害更深。你之所以很生气,是因为这个学生是你的班长,你的英语课代表,一直接受着你的偏爱,举报的偏偏是她。被举报司空见惯,但被自己亲近的学生举报总是让人难以接受。”
人就是这样,越亲近的人,往往破坏力越大。而今社会日新月异,家长和学生们每天都被心灵鸡汤包围,有时分不清好坏;有时人云亦云,缺少自己的主见;有时断章取义,回家乱说话。我们总是强人所难,总想让那些连父母都不尊敬的人来尊重自己。
说着说着,老蒋放松了很多,脸上也多了一点儿笑容。这个时候,一个戴着口罩的中年妇女,拿着传单,向我们介绍着川西老灶的优惠活动。我们不感兴趣,礼貌地拒绝了。老蒋眯着眼问:“你教书也十多年了,就没有被举报过?”
“哈哈,被举报这种事情,我自然也不能免俗,而且举报我的理由也很奇葩。几年前,班上有个家长打电话给我,说要到教育局告我,理由是他孩子没书读。”我看着发传单妇女的背影,慢慢说着。
老蒋有点儿迫不及待,好像找到了救星,仿佛我的丑事是一剂良药。他不断催促着我:“然后呢?”
“当时,这家长在外打工,周末的时候孩子想请假回家,他不同意孩子回家。根据学校规定,自然不能放学生出校门。他的儿子和门岗大吵一架。后来,孩子的爷爷来校门口接,学校才允许出门。回到家后,孩子就跟他说不来读书了。之后,我打过很多次电话给他,反复提醒他孩子迟迟不来学校,学习会跟不上。直到新学期,我还问他孩子何时来报名。他告诉我,想把孩子转到江南中学。结果江南中学,以成绩差为由拒不接收。于是,他就打电话给我,让我给教育局说必须安排孩子进那所中学,否则就要去告我。后来,听说他真去了教育局,然后就再也没打过电话来,估计是教育局领导解决了读书问题。”
老蒋:“这是啥人!自己孩子不来读书,又不是你不让孩子读书。其他学校不收,关你什么事?”
我当时心里想,也许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或者说没有其他的希望,只有用这种方式掩盖自己的无助。举报成本很低,所以才有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没有遗憾了。正如阳明先生所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人生海海,不如意终是常态。其实,在意我们的人很少,值得我们在意的也不多。每个人心中的位置很有限,就留给在意我们的人吧。人总是善忘的,风会记住所有的故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126.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