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护母亲的日子里
作者: 刘绪忠泗阳康达医院的院长魏兴学,收到一个从省城南京寄来的快递。他打开一着,是一封以日记形式写的感谢信。信中写道:“魏院长!我是南京某医院的退休干部,老家是泗阳穿城的。前不久,我八十八岁的母亲不慎摔倒,致使她刚置换不久的全髋关节假体遭受骨折,于是住进了贵院。我在贵院陪护二十几天,亲身体验了贵院的精湛医技和无微不至的优质服务。你我曾为同行,有感而发写了这封感谢信。”
7月13日 晴星期六
今天是母亲手术的日子。在办理家属知情同意书(签字)前,我还真有点儿担心,因为母亲毕竟刚过八十八岁生日。于是,我试探着问贵院骨科的沈主任:“像我母亲这么大年纪,这种手术能做吗?”沈主任坚定地回答说:“能!百岁老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我们做了好几例,其中最大的一例都一百零四岁了。”我感觉到,尽管沈主任对我讲时信心满满,但他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内行人都懂,这种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固定比单纯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复杂程度大得多,加上母亲已是高龄,风险就更高。为此,沈主任他们邀请专家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分析认为母亲尽管年龄较大,但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身体状况良好,手术指征完全符合。于是,他们不仅制定了科学、严谨、周密的手术方案,还围绕手术中可能遇到的其他问题制定了相关预案。术中,他们严格按照手术流程规范操作,使得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原本计划进入ICU病房观察两三天再转普通病房,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母亲于第二天下午各项身体指征完全正常,于是转入了普通病房。
7月26日 晴到少云 星期六
说实在的,这里的医疗护理服务真没的说。护士们不仅做到了随叫随到、百问不烦等基本服务,还在许多意想不到的细节上下足了功夫。她们考虑到我一个大男人在这方面的诸多不便,便几位护士联合起来,有人为母亲翻身,有人为母亲擦洗换衣。护士长更是叮嘱夜间值班护士每隔一两个小时到母亲床前询问,看母亲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护士小李了解到母亲想吃家乡的玉米稀饭,特地从家里熬了玉米稀饭带给我母亲品尝。母亲吃了后,直夸李护士是好闺女。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一件极不起眼的小事,就是细心的护士在为母亲擦背时,惊讶地发现母亲后背上破了瓜子大小的一块皮。护士感到纳闷儿,她每天都为老人擦洗身体,从未发现老人后背破皮,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她左思右想才想到,可能是在为老人做影像检查时采用自动升降床,上下推送时用力过猛造成的,因为老人几乎瘦成了皮包骨,在将老人身体由升降床向CT平板移动时,突出的骨骼与平板床摩擦会导致破皮。自那儿以后,每次例行检查,管床护士都跟随护工一同前去,多人将母亲轻轻地抬上去,再轻轻地抬下来。这样用心的一番操作后,母亲觉得很是体贴、温暖。当时我就在想,假如我是护士,对待病人能有如此的耐心和细心吗?
7月30日 晴星期二
母亲今天下午就要出院了,我特意到医院的各个角落转转,以便留个完整印象。我发现医院文化氛围很浓,从南大门一进入医院就发现有三处党建文化雕塑,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等新时代健康职业精神全部镌刻其上,时刻警醒、引领医护人员勇毅前行。随后,我又转到了外科楼后面的主题公园。公园虽不大,但主题鲜明。公园入口处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大石碑,还有出口处的用“五心”换“五心”的书样景致,可谓康达人始终践行的诺言。医院东广场还有个“康乐园”。公园里建有“学思廊”等若干个小景点。每个小景点都有各自鲜明的主题,比如“学思廊”分明就是学习先进榜样,弘扬奋发精神之亭廊。在这里,该院十一位泗阳好人的先进事迹和人生格言闪耀光芒。至此,我感觉贵院的确是一所拥有独特文化魅力和品质内涵的精品医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137.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