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意义及举措探讨
作者: 王良 段家兴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14-0050-04
Abstract:InordertostrengthentheoveralleadershipofthePartyincolegesanduniversitiesandhighlighttheroleof grass-rootsteachers’Partyorganizationsincollgesanduniversities,thePartyGroupoftheMinistryofEducation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hasputforwardspecificimplementationopinionsonthecultivationof"doubleleaders".Inthiscontext,ll institutionsofhighereducationinChinahaverapidlystartedtheconstructionof"double-leader"teachersPartybranchesacordingtotherelevantpolicies.Thispaperresearchesthesignifcanceof"doubleleaders"cultivationprojectincoegesanduniversities,andprovidesspecificcountermeasuresandsugestionstotheleadersandimplementationunitsofcolegesanduniversities accordingtotheactualsituationfacedbyschools.Healsoprovidedspecific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totheleadersand implementation units of the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faced by the university.
Keywords: Party branch of universityteachers;doubleleader;importance;safeguardmechanism;assessmentmechanism
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党团结和联系教师党员的桥梁纽带,是党贴近、团结、引导高校教师的重要基础。为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突出高校基层教师党组织在高校建设中的作用,中共教育部党组于2018年发布了《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打造一支思想觉悟高、党建业务精、科研能力强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本文研究分析了高校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希望为高校更好地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 高校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是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具体举措
为适应新时代下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推动高校基层党支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方针,中共教育部党组提出了建设一支高校党支部建设和学术科研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双带头人"队伍。党建引领学术进步是“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内涵,这一内涵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助力、为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时代新人创造了基础。“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可培养一大批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高校教师,保证了高校始终保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并一直处于党和人民的领导下。因此,高校党委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是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具体举措,对高校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是加强高校政治建设,提高师生政治素养的重大举措
加大高校政治建设力度,发挥教师党组织的政治作用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首要之举3。首先,《实施意见》以加强高校政治建设,使其处在党和人民领导下为目标,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而制定,体现了党加强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决心。其次,《实施意见》指出坚定政治立场是开展“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第一要义,各高校党委应向基层教师党支部书记明确培育目标,引导其坚定理想信念,牢牢树立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决心。最后,为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改革理念入脑入心,推进高校党建工作贯穿于教学科研工作,促进两者有机结合,《实施意见》将强化教师党组织政治作用,加强教师思想教育作为“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重点任务。综上所述,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是加强高校政治思想建设,提高师生政治素养的重大举措。
(三)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了时代新人
高校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不仅提高了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政治素质,还提高了党员教师队伍的科研学术水平,使得高校党务工作和学科发展得到了双促进。根据《实施意见》,高校“双带头人”肩负党建与科研学术双重责任使命,这推动了高校科研专家、学科带头人、党建干部人才相互借鉴学习,分享经验,为其在党支部建设及学科建设方面发挥"头雁"作用提供了基础条件[4。另外,在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过程中,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党务工作能力和学术科研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不仅有利于加强其对党的理论知识的深刻认知,还有利于提高支部内部党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学术水平,进而培育出一批政治觉悟高、学术能力强的新时代优秀党员教师,并在这批优秀党员教师的影响下,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热爱党和人民,勇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双带头人"思想认识不深刻,对支部党建重要性认识不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412.pd原版全文
思想决定了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双带头人”培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双带头人”思想认识不深刻,对支部党建重要性认识不足。高校基层教师党组织带头人是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不仅肩负着党支部建设发展的重任,还承担着引导党支部内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责任,应当成为党加强对高校全面领导的“急先锋”。当前,个别“双带头人”思想认识不深刻,难以领会“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深刻内涵及实施意义,导致了在领导支部活动中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足。另外,在对部分高校进行的督查中发现,个别基层教师党组织存在政治功能弱化的问题,组织内部出现了组织生活不合规、党员管理流于形式、思想建设不足等问题。由于部分“双带头人"在教学工作中形成了习惯性的心理,即重视学术和教学工作,将大部分时间投入于备课、课题申报、撰写论文等工作中,从而无暇顾及支部建设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开展。
(二)党务与业务存在"两张皮"现象,难以进行深度有机融合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中往往出现科研能力和党建能力不平衡,导致党务无法与业务深度有机融合的现象。部分被委任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专业老师缺乏对党的思想理论的深刻认知,既无法带领支部党员深入贯彻理解党的会议精神,也无法激发其对党建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党务活动的教育和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对于部分多年投身于行政工作中的教师党支部书记来说,虽然其党建工作能力突出,但科研学术方面略显不足,缺乏足够的学术积淀,显然难以在学术上发挥“头雁”作用。因此无论是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不足,还是在学术领域缺乏一定权威,都无法保质保量完成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同时导致了党务与业务难以深度有机融合。
(三)“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现全覆盖存在一定困难
从高校整体来看,部分高校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过程中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些实力较弱的民办高校及高职院校因存在人才缺乏或思想倦怠等因素,导致出现培育工程进展缓慢,敷衍完成任务的现象。有的高校不顾个人意愿与实际情况,搞“一刀切”,硬性条件达到"双带头人"要求就强制上任;有的迫于政治压力,反复动员符合硬性条件的专业老师或干部人才,使其成为“双带头人”;有的高校因按照《实施意见》中的要求,在开展“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中遇到较多困难,索性彻底放弃或直接委任不满足“一好双强"条件的“双带头人"支部书记。上述部分高校的做法不仅违背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决定开展“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初衷,还为后续“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从高校内部来看,学院教师党支部往往人员配置较为完整,“一好双强"的干部人才相对较多,容易满足“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要求。而在一些高校行政部门的党支部中,党员的结构设置上存在一定问题。这些职能部门党支部成员大部分为行政管理人员,支部内部往往缺乏党建和学术双强的人才,而且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行政工作,与学术方面接触较少,通常缺乏学术科研氛围,因此在高校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过程中,部分高校行政部门成为了进展缓慢的难点,阻碍了“双带头人”支部书记选拔方式的全覆盖。
(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激发工作积极性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高校基层延伸的程度不断加深,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对各个教师党支部政治任务的具体要求也会更加错综复杂,相应地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内容也将更加丰富,需要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部分教师党支部书记来说,本身就处于教学和科研的压力之下,再加上日益增加的党建工作量,往往分身不暇,无法同时顾及教学科研和党建两方面工作,因此工作热情低迷,容易出现厌倦、敷衍等情绪。另外,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虽身兼两职,但工作待遇与普通教师相比并无差异,长此以往,辛勤劳动和辛苦付出与回报不匹配,将使部分教师党支部书记缺乏对工作的内生动力,从而降低了其工作效率,不利于建设“一好双强"的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为解决这一问题,虽然部分高校采取了给予教师党支部书记适当津贴的措施,但从整体来看,这一措施不过是一时之举,从经济待遇等方面的“外部条件”保障只能产生外部促进动力,无法真正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因此治标不治本。目前相关保障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从而难以激发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这一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五)相关考核机制的缺乏导致部分“双带头人"工作存在形式主义
在当前国家提出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背景下,部分高校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双一流"建设上,根据发展情况制定了详细的科研计划及学科发展目标,却忽略了设立针对党建工作尤其是开展“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具体目标,造成了高校教师党支部科研教学与党建工作中的失衡。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通常为党员教师,这就需要其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及责任意识,在完成本职的教学科研任务外,还要承担额外的党务工作,付出大量时间精力保证党支部的正常运行。但是自前部分高校对教师党支部书记的衡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存在一定不合理之处,如衡量标准主观性和模糊性较强等,导致部分教师党支部书记“惰性"思维的出现,阻碍了党支部的正常发展。同时由于教师党支部党务工作方面考核体系的缺乏,出现了一些党支部书记对党建工作缺乏热情,工作流于形式,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易敷衍了事等现象,阻碍了“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进程。
三高校落实"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举措
(一)加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
思想认识水平是一个党员完成政治任务的思想基础,只有“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思想觉悟高,党性强,才能在工作中秉持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保质保量完成党交付的各项任务。教师党员队伍中,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行政干部人才,思想觉悟是关键,只有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坚定自身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觉悟。因此,高校党支部应明确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思想培育目标,制定政治思想教育计划,丰富其党的理论知识储备,进而解决部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思想觉悟有待提高的问题。具体来说,各高校党支部可以利用“学习强国"等一系列网络平台,结合“线下"与“线上"两种模式,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政治教育,深化其政治理念,为“双带头人"队伍培养可用之才。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以及高度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是一位合格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只有符合基本条件,才能保证其在负责的党支部日常活动中,全心全意、全面落实党的各项要求。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412.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