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影响因素探讨
作者: 范德松 鲍照 李强 刘锦辉 张牧星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14-0066-05
Abstract:Asakeylinkofuniversityeducation,theundergraduategraduationdesign(thesis)ishighlyvaluedbytheMinistryofEducationofChina,butitsqualitystilshowsadownwardtrendInordertoinvestigatetheinfluencemechanismofundergraduatedesign (thesis)qualitythispapertakestheColegeofEnergyandPower Engineringasanexample,selectsthedata ofundergraduatedesign(thesis)from2018to2O22findsoutthemainifluencingfactorsofundergraduatedesign(thesis)quality throughstatisticalcomparison,visualizesthedatausingtolssuchasOrigin,constructstheevaluationsystemofundergraduate design(thesis)qualitysystematicallyanalyzesandexploresthemechanismofthecorespondingfactors,andobtainsfeasible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design (thesis).
Keywords: energyandpower enginering;graduationdesign(thesis);influence mechanism;feasible solutions;undergraduate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生在四年本科期间完成其所有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后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极为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及考核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指出,在本学科或者专业领域较好地掌握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具有从事学术研究或者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的初步能力,才可以授予学士学位。因此,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不但是对本科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的教育成果的展示,也是对本科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考验,同时也是本科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是否真正掌握、是否能学以致用的展现,更是为以后步入社会或进一步学习深造积累重要经验[2-3]。对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充分认识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时间安排到组织实施等多方面,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4。后续的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对毕业设计检查工作作出严格规定,对已授予学士学位的毕业论文,每年抽检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 2% ,从加大后期审查力度的方面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5]。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人,各大高校依托“双一流"平台学科建设,在加强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尝试。例如为本科生设置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开放创新型科研训练项目,通过导师制,让同学们提前适应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模式。但实际情况是,近年来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仍呈现普遍下降趋势,毕业设计(论文)的监管中存在重视制定规章制度、忽视监督制度有效执行的舍本逐末现象,大学严进宽出的观点逐渐成为共识。为探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影响机制,本文以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通过统计和数据对比分析,探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相应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研究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可行性方案。
一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现状分析(2022年)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亟待提高,以获取文凭为本科毕业论文的价值导向逐渐成为潜在共识,甚至近年来频频传出论文抄袭、代做的负面新闻。部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动机不纯,写作过程缺乏规范性、创新性和严谨性,写作内容乏善可陈,即使是国内顶尖学校,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并未得到领域专家的认可[9-10]。为探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影响机制,本文以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8—2022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评价体系,进入深入分析。先选取2022年的样本数据横向分析毕业设计(论文)类型、课题类型、专业方向分别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总评等级可能存在的一些影响。
(一) 毕业设计(论文)类型对总评成绩可能的影响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按照类型可分为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前者以基础研究为主,主要任务是为所研究领域提出新思想或新方案;后者多以实践或实验性质的研究为主,研究内容包括方案设计、数值计算、实际试验等。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原因:一是难易程度,由于研究重心不同,以毕业论文为主的学生需要对研究内容做出基础性分析、机理探讨、现象解释等深层次的考虑,因此研究成果更符合学术要求;二是条件限制,由于受实验条件的限制,以毕业设计为主的学生,只需要提出研究对象的方案设计,根据即成的理论对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达到将所学理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即可。因此,相对而言,毕业设计的质量略低于毕业论文。以2022年毕业设计(论文)为例,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获得总评成绩(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的人数占比如图1所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416.pd原版全文
由图1可知,2022年的本科毕业生中,以毕业论文为主的学生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论文)的人数更多,有 10% 的学生获得优秀评级,但及格评级附近学生比例同样较高;以毕业设计为主的学生总评成绩更多集中在良好和中等范围,分别占该类型学生的60.6% 和 24.3% ,虽然无高质量毕业设计,但合格率高于毕业论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毕业设计的任务相对简单,能覆盖 60% 的中等偏上水平学生,而毕业论文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优秀的学生则能轻松应对,而水平中等偏下的学生则相对吃力,也造成了毕业论文上限高但下限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二) 课题类型对总评成绩可能的影响
按照课题类型分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又可分为:A.产品设计、B.工程技术研究、C.软件开发、D.研究论文、E.其他五大类。不同类型的课题难度不同,可能导致学生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同。以2022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为例,选择不同类型课题的学生最终获得总评等级的比例如图2(a)至图2(e)所示,选择不同类型课题的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例如图2(f)所示。由图2可知,在全部五类课题类型中,选择难度较低的工程技术研究和研究论文这两类课题的学生最多,人数超过全部学生的 80% ,其中质量为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比例超过 60% ,并且选择课题类型为研究论文的学生中有 10% 取得了优秀评级;与之相对应的是,选择难度较高的产品设计和软件开发类课题的学生人数最少,却分别有 50% 和 66.7% 的学生取得中等及以下成绩。
以上总评成绩与课题难度有一定关联:产品设计和软件开发类课题内容复杂,选择该类型课题的学生初次接触相关项目,科研能力和时间有限,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高质量的设计(论文),也导致此类课题的学生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偏低;另外由于选择此类课题的学生人数较少,未能形成足够有效的交流圈,同类型的研究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三)专业方向对总评成绩可能的影响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许多高校在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的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良和试行。新的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领域,因此可能导致不同模式培养下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所不同。本文研究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可分为能源与动力工程方向和卓越工程师方向,后者在专业课程的选择和实践课程的设置上选择了与前者不同的教学方案。2022年不同专业方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总评等级占该专业人数的比例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卓越工程师方向的学生整体优秀率更高,达到了 33.3% ,且中等及以下的学生仅占该方向全部人数的 9.5% ,整体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优于能源与动力工程方向,趋势与前文猜想相符。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由于该年卓越工程师方向采用改良的课程及实践教学方案,教育体系更加合理,学生综合能力显著提高,使该专业学生做出质量更高的毕业设计(论文)。
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现状分析(2018—2022年)
前述的分析仅以2022年度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为例,讨论了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各项因素,但实际情况是,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因素的变化情况可以从趋势上解释其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影响
(一) 毕业设计(论文)类型变化趋势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8—2022年毕业设计(论文)类型占比变化如图4所示。从中可以发现,除了2021年和2022年有疫情因素的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类型变化的整体趋势是毕业论文占比下降,毕业设计占比上升。结合前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门槛较低的观点,其变化趋势可能是由于实际情况中,毕业设计的要求严格程度逐年下降,不同于继续深造的学生。另外,受到毕业压力和找工作压力的双重影响,学生群体精力有限,更趋向于选择毕业设计,对以优良成绩毕业的期待不高。因此选择更容易合格的毕业设计而非毕业论文。但由前面分析可知,虽毕业设计的整体合格率比毕业论文更高,但优秀率更低,因此导致2018—2022年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质量呈下降趋势。

(二) 课题类型变化趋势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8—2022年课题类型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分析发现,产品设计和软件开发类课题的选择人数虽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依旧最低,研究论文的选择数量逐年下降,工程技术研究的选择人数逐年上升。由前面分析可知,工程技术研究类课题方向往往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因此相比于研究论文,选择该类型课题“可借鉴”的因素较多,整体难度稍低,保证了选择该类型课题的学生能更轻松地达到毕业设计(论文)条件。因此选择的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创新性,该类型课题往往成绩中庸,这也是导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之一。
(三)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职称占比的变化趋势
2018—2022年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职称比例变化趋势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在2018年,讲师在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中所占比例都是最大的,可能是由于在此时间点的前两年引入青年教师的量增加所致;2019—2022年,讲师在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中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占比最高的则是副教授,可能是这几年来大学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讲师数量仅有小幅度增加。另一方面,部分讲师升级为副教授,而副教授升级为教授的难度较大,导致教授增量平缓,进而导致副教授在2019—2022年指导学生及评阅学生中占比最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416.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