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很响 很好莱坞

作者:张斌
很快 很响 很好莱坞0过往两年,F1英国大奖赛银石赛道都会有一道独特风景,维斯塔潘、汉密尔顿和阿隆索一众知名车手在采访区接受采访,聊着胜负,扯扯闲篇,几十年如常。见惯成败,赛后的表达实属常规,唯一不同的是,这两年身着赛车服的布拉德·皮特也会走到话筒前侃侃而谈,现场没有人在意巨星驾临赛道,他不过是这个赛车世界里的第11支车队——巅峰车队里老而弥坚的车手而已,周而复始,努力创造超级竞速世界里的又一个热血故事。打磨了快10年的故事便是大电影《F1:狂飙飞车》,抑或另外一个名字《赛道风云》,其实英文片名很沉静——F1:The Movie(《当F1成为电影》)。

2025年的夏日,随着银石赛道的马达轰鸣,这部发车甚早的F1大电影将在全球上演。1950年在这个赛道上出发的F1运营者们寄望于一部巨星云集的大片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有着75年历史的赛事。因此,这部电影在创作过程中享有空前的配合度。布拉德·皮特在电影中名唤桑尼·海耶斯,一位运动生涯极度坎坷的老车手,营造与巨星车手赛后一道接受采访的情节,自然可以将影片中运动的真实度拉到某种程度的极致。在巅峰车队被桑尼·海耶斯提携激励的新人舒亚·皮尔斯,在银石赛道赛前奏响国歌的环节中竟然与维斯塔潘镜头同框,电影中那支一度弱势的车队活生生地在F1世界里疾驰。在几个赛道,片方拥有着巅峰车队全尺寸维修站,阵仗齐整,赛车虽然是F2的内核,但表面上绝不输给10支现实车队分毫。布拉德·皮特不仅演技为影帝级别,其驾车天赋居然也是一流,在赛道上驱车疾驰像模像样,据说影片杀青时,影帝颇怅然若失,飞速和轰鸣的日子就要终结了,日后非得找机会融入真实赛事里,电影实现了他成为职业车手的白日梦,平行世界里的速度人生太迷人了。前辈保罗·纽曼如今已是布拉德·皮特的赛车偶像,这位二战中因为眼睛色弱而未能成为军方驾驶员的老影帝54岁时燃起赛车狂热,为自己的人生角色添上了车手标签,也顺带奉献了几部赛车电影。如无意外,布拉德·皮特在《F1:狂飙飞车》过后,应该会沉浸于“赛道风云”之中。

过往近10年,F1享受着奈飞巨制《疾速争胜》的红利,如今已是第七季,这部超级也注定超长生命周期的系列纪录片在全球特别是美国市场风生水起,触发多个美国城市抢办F1分站赛。真实是纪录片的本分,摄像机一再探寻至F1竞速世界的深处。电影造梦,需要好莱坞的手段,《F1:狂飙飞车》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在《壮志凌云2:独行侠》里可以天马行空,但置身赛车世界则要“亦步亦趋”遵从根本的真实法则。初始筹备期,科辛斯基给七届总冠军汉密尔顿发去邮件,盛邀巨星级赛车手出任联合制片人,汉密尔顿愉快地接受邀约,携自家制作公司数年间投身打造电影。

科辛斯基导演举出各种实例以证明,汉密尔顿在哪些关键的剧情环节做了最精准的把握,一次小小赛车超越时机的情节设定都要得到车王的首肯,汉密尔顿本人也很欣慰《F1:狂飙飞车》始终活在现实主义王国之中。F1空前未有的全然配合,以最大代价造就完全真实车辆装备的巅峰车队,甚至赛场竞速都有真实比赛作为背景,但这并不是所谓真实性挑战的全部。布拉德·皮特经历几年准赛车手生涯后,甚是感慨,“所有车队和车手都向我们敞开了大门,他们也该是这部影片的一部分。他们让我们有了完全难以预期的美好感受,终生难忘。但真正最难的还是如何讲出一个合理、真实、可以打动人的赛车故事。F1运动广泛受人尊重,但还是有很多人并不了解竞速世界,我们为此做了努力,工作是出色的”。

f1
银石赛道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