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主人:分享一种生活

作者: 刘佳璇

民宿主人:分享一种生活0
2024年8月7日,在湖北神农架林区红花坪村,土生土长的神农架人韦群在自己经营的民宿内带小朋友们体验扎染(杜子璇/摄)

“现在市场上很多民宿不乏‘高大上’的设施设计和服务,却少了‘主人’的存在,而民宿主人才是一间民宿的灵魂。”在近期调研中,《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走访了30余家民宿,多位民宿从业者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民宿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业界对“主人文化回归”的呼唤,实则是对民宿本质的重新锚定。

有一百个主人,就有一百种不同的民宿。民宿并非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住宿产品,正是民宿主人通过民宿传递生活态度、传承文化底蕴、传播生活美学、传达真挚情感,才赋予了民宿独特的温度。

民宿之魂

“民宿更多了,惊喜却变少了。”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感受,“看上去花里胡哨,住起来却没什么意思。”

这样的评价,道出了行业痛点:即便很多民宿着力打造个性化、主题化产品,消费者仍对民宿产生审美疲劳。

在西湖民宿学院首席专家张建融看来,问题根源在于主人文化的缺位。

“民宿的一大魅力就在于主人文化,民宿主人将自身生活方式和对美、对文化的理解分享给客人,在交流中产生主客的情感连接,这种连接是每家民宿独有的、不可复制的。”张建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民宿主人:分享一种生活1
2024年11月29日,北京,致力于京绣传承创新的金馨在布置她的京绣主题民宿(李欣/摄)

受访专家和从业者普遍认为,主人文化造就了民宿个性特色,是“民宿之魂”。然而,行业为何出现了主人文化缺位?

一方面,行业规模快速增长,很多新入场的从业者对民宿本质缺乏认知,忽视了主客情感连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讨论这一问题,又绕不开从业者的深层困惑——如何平衡“标准化”进程与民宿的“非标”属性。

在发展之初,民宿并没有成文的行业规范标准,对标于标准化酒店,业内习惯将其称之为“非标”住宿。

“非标”属性使民宿更具包容性与个性化,但同时也带来行业门槛低、发展不规范的问题。近年来,《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两项国家标准相继出台实施,行业标准化进程大大提速。

相较于酒店标准,两项国家标准根据民宿的基本特点,兼顾规范化要求,为民宿个性化发展留出了空间。“民宿标准不像酒店那么‘一板一眼’,民宿管理成本也较酒店低。”有从业者对《瞭望东方周刊》直言,“很多资本发现把‘精品酒店’改为‘民宿’牌照能省去很多麻烦,于是携带酒店式管理团队涌入,虽规范专业,但这种以‘非标酒店’思维打造的民宿,天生就不具备主人文化。”

《瞭望东方周刊》调研发现,不少从业者曾陷入迷思,在追求“专业化、规范化”时忽略了主人文化建设。“一位客人的话点醒了我:我们不是来住酒店,而是到一个朋友家做客。”有从业者说,“对民宿来说,把每位客人当成来家里做客的老友才叫真的专业。”

如今,更多从业者意识到,标准化是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进程,旨在为产业的安全有序提供基石,但标准化并不意味着要舍弃主人文化个性——实际上,上述两项国家标准在定义民宿时,都明确将“民宿主人参与接待”纳入了表述。

“民宿主人是解决产业发展困局的关键人物,他们的服务意识和通过民宿表达的文化意境决定了民宿的品质,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品位取向,造就了民宿的百花齐放。”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穆晓雪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一位客人的话点醒了我:我们不是来住酒店,而是到一个朋友家做客。”

尽地主之谊

入夜时分,杭州西湖西畔翁家山村小路寂静;拾级而上,半山腰的银河有美集民宿院中,却是一片欢声笑语。

正是明前龙井茶开采的时节,翁家山村空气里都是炒茶的香气,一群来自北京的茶客来到这片西湖龙井核心产区,投宿在银河有美集民宿。民宿主人周璇和这些茶客已是老朋友,他们围坐小院品茶叙旧。

客人们对周璇的印象是:一身新中式服装,无论多忙,脸上都挂着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这位土生土长的翁家山“80后”,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如今既是民宿主人,也是一名茶艺师和西湖龙井手工炒制技艺非遗传承人。

“西湖人文资源丰富,我们鼓励民宿主人将龙井茶文化、桂花文化、非遗技艺等融入民宿,让民宿主人成为本地文化使者。”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街道办事处主任顾寅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银河有美集民宿公共茶室的茶柜里,每格摆放着来自不同产区的“狮龙云虎梅”五大字号龙井,配以周璇的手写标签。墙面挂着她手绘的龙井茶炒制手法,以及翁家山村的宽幅风光摄影。

“这是翁家山的茶山全貌,从明代起,村里人就以茶为生。”她向新客细细讲解,“那里是我家的茶园。一排排看上去很整齐的,是明前头采的主要品种‘龙井43号’;圆滚滚、一丛丛的则是古老的群体种,要过段时间才能采摘。”

周璇家世代在翁家山种茶、炒茶,民宿脚下便是父母的住宅和制茶工作室。客人早餐可品尝她用水牛乳煮的奶茶,出门时会和刚刚结束清晨劳作、结队而归的采茶女工们在石阶上擦肩而过,她们竹篓里的新鲜茶叶会在当天炒制好,客人晚上归来即可品尝。

周璇父母热情好客,有一手好厨艺,经常邀请客人到家里品尝时令农家菜与自酿杨梅酒,分享生活点滴和风土人情。

“客人中有茶客与普通游客,我希望他们能在我家体验西湖畔茶香人家的地道生活。”周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周璇将民宿视为融合家的温度、人文情怀和当地文化的场景。参加中国茶科所首届少儿师资班培训后,她把少儿茶文化研学和杭州传统糖桂花制作体验也带进了民宿。

2024年,在浙江省文旅厅“浙宿好礼”乡村民宿伴手礼大赛上,周璇将西湖龙井炒制技艺和线香技术结合,打造伴手礼龙井线香“如醉香茗”,荣获传承奖。

“我们正在专家指导下参与省级非遗主题民宿的培育,仍有进步空间,比如墙上的手绘壁画尚未完成。”深夜,客人回到房间,周璇仍留在茶室一件件包装着伴手礼,“但有一条理念不会变,在民宿接待客人,就是一家人尽地主之谊,让萍水相逢者一见如故。”

民宿主人:分享一种生活2
2025年3月21日,杭州银河有美集民宿主理人周璇的父亲为游客展示刚炒制的龙井茶(刘佳璇/摄)
民宿主人:分享一种生活3
来叙·文化归宿民宿内售卖的少数民族手工艺文创。书法作品为水族的文字“水书”,这四个字从左到右,意为“一见钟情”

归巢筑梦

在民宿主人中,除了周璇这样的“原乡人”,还有一批在城市中掌握特长专长后的“归乡人”。

2023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州荔波县通了高铁,曾在重庆和贵阳房地产行业从事设计工作的荔波人蒙生鹏决定返乡开办民宿。在他看来,家乡有小七孔景区这样美丽的自然风景,也有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的多彩文化,文旅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大发展。

经过一年的筹备,蒙生鹏在紧邻小七孔景区的梦柳小镇创办了来叙·文化归宿民宿,以浓郁的民族风情为主题定位。

“我是水族人,‘来叙’在我们民族的语言中意为‘水族的孩子’。”蒙生鹏对《瞭望东方周刊》介绍,此前他在相邻民宅里开了家新中式民宿,“客人在交流中都对民族文化很感兴趣,我作为‘水族的孩子’,为什么不开一家能凝结我对民族文化的感情、更有文化故事的民宿?”

正如业内专家所言,走进一家主人文化鲜明的民宿,处处都能阅读民宿主人的故事。

设计师出身的蒙生鹏,将专业特长和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融入了民宿的细节:原木色为主的朴实空间美学;走廊里从村寨购得的老木门;客房中带瑶族刺绣纹样的床品、苗银装饰画……设计方案自出、装饰自淘,客人问起故事,他总能侃侃而谈。

在民宿咖啡吧一旁,蒙生鹏布置了文创区,售卖的水族马尾绣文创出自贵州省民族刺绣工艺大师、省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韦应丽之手。他曾拜韦应丽为师学习马尾绣,如今通过民宿销售非遗文创的同时,他也会向客人讲解水族独特的刺绣文化。

尽管距离2024年开业才一年,来叙·文化归宿却已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2025年“五一”假期,民宿已达满房状态。

迎来送往间,蒙生鹏最重要的工作是与客人“茶聊”。

公共接待区域有一张茶桌,这是蒙生鹏和客人品茶聊天、拉近距离的地方。茶桌后方,一幅用水族文字书写的四字书法作品格外引人瞩目。

“很多客人都喜欢猜是什么意思。”蒙生鹏往往会借机讲讲水族文化,再告诉客人:“这四字是‘一见钟情’。”

让客人“一见钟情”是蒙生鹏的追求。在他看来,一间酒店可能装修豪华、配套丰富,但民宿却能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给主客都带来回忆:“不久前,一位台湾同胞住在这里,我们就在这张茶桌前,天南海北,聊到了深夜12点。”

从“我家”到“大家”

深圳市大鹏新区梦圆彼岸民宿创始人罗健强是更早的“归乡人”,他见证并参与了家乡从空心渔村到民宿小镇的蝶变。

1997年,在深圳市区从事金融工作的罗健强在家乡较场尾的宅基地上建起一栋别墅。他常在国外旅行,想起家乡本就面朝大海、适合度假,便悉心装修,供家人朋友小住。

彼时的较场尾只是大鹏半岛上一处不起眼的小渔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到了夜晚几乎见不到灯光,只有龙岐湾的海水在黑暗中传来阵阵涛声。

“民宿主人是解决产业发展困局的关键人物,他们的服务意识和通过民宿表达的文化意境决定了民宿的品质,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品位取向,造就了民宿的百花齐放。”

罗健强对《瞭望东方周刊》回忆:“那时我对村里人说,如果较场尾好好发展,会成为夏威夷般的度假胜地。”

这番预言在21世纪后逐渐成真。随着深圳特区经济的腾飞,市区居民的休闲旅游需求日益增长,许多人被较场尾的滨海风光吸引而来。一些村民开始将自家房屋短租给游客,民宅由此逐渐演变为民宿。有游客看到罗健强家的院子别致,便提出“能否住一晚”,他由此开启民宿主人生活。

2012年,大鹏新区确定将较场尾打造成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当地民宿业进入蓬勃发展期。2013年,罗健强推动创办了大鹏新区民宿协会的前身、全国最早的地方民宿行业协会之一“海边民宿商会”。

如今,较场尾的民宿数量已达400余家,成为游客体验滨海慢生活的“民宿小镇”。罗健强也由一家民宿的主人成为大鹏新区民宿代言人,身兼广东省旅游协会民宿分会会长、深圳市民宿协会会长等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