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价格战”,他们掀桌子了

作者: 刘珊珊

始于2023年的汽车“价格战”,在2025年愈演愈烈。

5月23日,比亚迪宣布旗下王朝网、海洋网两大系列共22款智驾版车型参与限时促销活动。其中,秦PLUS DM-i起售价直降至6.38万元,海豹06、海鸥智驾版分别降至7.68万元、5.58万元。

紧随其后,吉利银河推出全系限时补贴,星愿纯电小车以5.98万元起售,较原价直降9000元;零跑汽车将2026款C10的起售价定为12.28万元,却通过一套组合拳,将原本属于高端市场的配置下放至14万级;奇瑞宣布了短期价格促销,涉及车型超过30款;凯迪拉克XT4售价也下探至15.99万元。全行业再一次陷入“以价换量”的狂欢。

“中国汽车是越‘卷’越强,越‘卷’越好。”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2024中国汽车论坛上演讲时表示。对于发动“价格战”的质疑,比亚迪认为这是“技术普惠”而非恶性竞争,是通过技术规模提升实现的。

不过,行业内其他车企领导似乎并不认同这种“越卷越强”论。在6月6日开幕的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来自整车企业、供应商、经销商的代表们罕见地集体发声。

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在发言中表示,仅2025年前4个月降价车型就超过60款,5月更是激增至百余款,部分车型降幅超5万元,甚至重现3万元级低价车。

王侠表示:“车企千万不要把‘内卷’的风气带到海外去。国际市场环境对‘价格战’、短期行为的包容度很低,如果从‘内卷’发展成‘外卷’,将会把宝贵的增量市场搅浑为红海市场,有百害而无一利。”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直言:“有些企业高举‘内卷’大旗,有些企业争当‘卷王’,以‘卷’为荣,如果继续这样‘卷’下去,国家巨额财政支出而产生的汽车产业良好的生态,可能被这些所谓的‘卷王’带偏。”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坦言,当前的激烈竞争让长安汽车以及长安汽车的经销商、供应商链条上的100多万职工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价格战’正在损害整个汽车生态系统。”大陆集团汽车子集团中国区首席技术官慕容特博士说。

事实上,汽车产业链条长,围绕整车制造,向上是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技术研发等环节,向下延伸至销售、维修等领域。整个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无序“价格战”会挤压链上各环节利润空间,给整条产业链带来冲击。

数据层面更为直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低于下游工业企业6%的平均水平。2025年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继续下滑,仅为3.9%,远低于下游工业企业5.6%的平均水平。

“内卷式”竞争已经引起相关部门注意。5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出《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倡议称:“一段时间以来,行业盈利水平下降。以无序‘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卷式’竞争,是行业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 6月3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也发声,指出“价格战”已对经销商经营造成严重冲击,呼吁全行业抵制“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推动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价格战”带来的实惠让消费者心动,可产品质量是否会因此打折扣也成为他们心头的疑虑。6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车型的抽查力度,为消费者筑牢质量防线。

当前,我国正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跃升,新能源与智能化推动中国汽车实现换道超车。在此背景下,中国车企更应在保持竞争思维的同时追求共同进步,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到“生态成熟”蜕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