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业务发展加速业绩创下记录
作者: 林然本统计期内(6月1日-6月25日),港股通前30大活跃股包括小米集团-W(01810)、阿里巴巴-W(09988)、泡泡玛特(09992)、美团-W(03690)、腾讯控股(00700)、山东墨龙(00568)、中芯国际(00981)、建设银行(00939)、中国海洋石油(00883)、石药集团(01093)等。
小米集团-W(01810)资金成交最为活跃,包括南向资金在内,其期间成交总额达791.86亿元。
去年以来,小米集团发展驶入快车道。智能手机方面,小米手机业务2024年收入1918亿元,出货量高居全球第三,均价从2019年的973元提升至2024年的1138元,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小米手机旗下主要包括小米、红米、POCO三大品牌,实现从中低端、高端到超高端的全价位覆盖。公司坚持自研核心技术,构筑软硬件层面护城河,小米澎湃OS统一了MIUI、Vela、Mina、车机OS四个系统,首款自研手机芯片玄戒O1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X925双超大核,晶体管数量达到190亿,面积则仅有109mm2。
造车业务方面,2024年小米SU7上市即成爆款,小米集团“人车家全生态”闭环,开启“手机×AIoT”和智能电动汽车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2025年第一季度,SU7系列交付75869辆,环比增长8.9%。截至2025年3月末,SU7系列累计交付量已突破25.8万辆。同期公司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人民币181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人民币5亿元。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为23.2%。
此外,小米集团首款SUVYU7已于今年6月底发布,提升市场关注热度。公司于6月26日晚举办新品发布会,届时YU7有望将正式亮相。新车定位为一款中大型纯电SUV,在续航方面,预计全系标配超长续航,标准版CLTC续航高达835km,在中大型纯电SUV领域中位居前列。辅助驾驶方面,全系标配最新Thor芯片,具备700TOPS算力,并且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大幅提升驾驶安全性。
此前YU7技术发布后三天内平台累计留资用户是同期SU7三倍以上,其中60%以上的用户是首次留资,40%以上的用户此前从未使用过任何小米产品,因此和SU7不同,小米YU7的关注度和用户破圈程度已超预期。而整体看小米YU7的定价策略核心在于物有所值,因此包括零重力座椅在内的豪华配置选择优惠策略或成为YU7的胜负手。
国联民生证券表示,公司首款纯电SUV小米YU7补充其产品矩阵的同时有望成为下一爆款。产能方面,预计年底公司设计年产能将达到30万辆,充沛订单将使得公司保持高产能利用率生产,叠加小米在供应链的优势,汽车收入有望快速增长同时保持高毛利状态快速跨过盈亏平衡线,2026年开始汽车业务有望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南向资金前30只活跃证券(2025年6月1日-6月25日)

国元国际分析称,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为人民币5亿元。受益于SU7交付量持续攀升带来的规模效应,公司汽车业务亏损快速收窄,按此速度,有望于2025年三季度或四季度实现盈利。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方面,经历十多年的经营发展、用户沉淀、核心品类扩张和模式迭代后,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发展再度提速。以智能家电为代表的战略业务正处在快速放量阶段,2025年以来价格带大幅提升,线下及海外拓展如火如荼,作为“家”生态核心环节的“智能家电”势能强劲。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达到人民币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其中,“手机×AIoT”业务收入达人民币927亿元,同比增长22.8%;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环比增长11.5%至18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64.5%至人民币107亿元。收入和净利润均创下历史同期最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