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纵隔气肿有多凶险

作者: 李传传

在繁华的都市里,小林和他的女友小诗谈着一场艰难的异地恋。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小诗满心欢喜地踏上了前往小林所在城市的列车。久别重逢,这对恋人一刻也不愿意分开。没想到当天深夜,这次甜蜜的相聚却演变成一场惊心动魄的急救。

午夜时分,小林突然右手紧捂胸口,原本红润的脸色迅速转为青紫色。他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脖颈处青筋暴起,胸膛剧烈起伏,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尖锐的哮鸣音,整个人似乎在艰难地挣扎。

小诗一下子就慌了,她发现小林锁骨上方出现异常的皮下隆起,触摸时发出细碎的捻发音,便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

院前急救记录显示,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小林的血氧饱和度已降至82% ;医院CT 影像检查可见纵隔内条带状透亮影。最后,小林被确诊为自发性纵隔气肿。

胸腔内的生命中枢

要理解自发性纵隔气肿这种急症的凶险性,首先需要认识纵隔在人体内的特殊地位。纵隔位于人体胸腔的中部,其中包含了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等重要器官。在正常情况下,纵隔内没有气体,但当各种原因导致气体进入纵隔间隙时,就会形成纵隔气肿。简单来说,就像是在纵隔这个原本紧凑有序的小房间里,突然跑进来不该有的气体,破坏了原本的平衡,引发了连锁反应。

气体为什么会进入纵隔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肺泡破裂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肺部的压力突然升高时,肺泡就可能承受不住而破裂,比如剧烈咳嗽,用力屏气,包括便秘时用力排便、吹奏乐器时过度用力、产妇分娩时用力屏气等。还有一些比较罕见的情况,像小林这样可能是由于过度兴奋,呼吸和肌肉运动不协调,使胸腔内的压力瞬间改变,进而引发肺泡破裂,使得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肺间质。

胸部创伤 比如在交通事故中,胸部被方向盘猛烈撞击,或者遭遇暴力袭击,胸部被刺伤,都可能使外界气体从破损的气道或肺部直接进入纵隔,向上渗透。曾有病例在篮球比赛中被肘击胸部后,次日才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CT检查发现,其纵隔内已积聚300毫升气体。

医源因素 在一些医疗操作过程中也存在引发纵隔气肿的风险。比如,气管插管、支气管镜检查等,如操作不当,损伤气道,气体就可能顺着破损处进入纵隔。

此外,潜水、航空飞行时,外界气压改变,也可能成为纵隔气肿的诱因。值得警惕的是,纵隔气肿往往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机体发出的红色警报。临床数据显示,约65% 的病例存在基础肺部疾病,30% 与外伤有关,还有5% 为医源性损伤。

从压迫到衰竭的致命进程

纵隔气肿的致命性,源于其对生命中枢的渐进式压迫。

压迫重要器官 纵隔内的气体增多时,就像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体积增大会对周围的重要器官产生压迫。当压迫到气管时,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就像小林那样喘不上气。如果压迫到食管,会影响吞咽功能,患者在进食时会感到疼痛和困难。更严重的是,当压迫到心脏和大血管时,心脏的正常跳动和血液的输送都会受到影响,可能引发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血管破裂 纵隔内的气体压力持续升高,就会进入危险的新阶段,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动脉血管一旦破裂,出血往往较为迅猛。血液在胸腔内迅速积聚,进一步压迫心脏和肺部,还会导致失血性休克。这时,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意识模糊、脉搏细速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短时间内就可能失去生命。静脉血管内压力较低,出血相对较缓,短时间内的失血量通常比动脉出血少。但如果是较大的静脉如奇静脉等出现破裂,也可能引起较大量的出血,同样会带来风险。

与死神赛跑的救治策略

纵隔气肿患者需要根据病情轻重采取分级治疗方案。如果患者症状较轻,仅有轻微胸痛、咳嗽,无明显呼吸困难,生命体征平稳,纵隔内气体量较少,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活动,给予高浓度吸氧,以促进气体吸收。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控制哮喘发作、治疗肺部感染等。如果是胸部创伤导致的纵隔气肿,就要及时处理伤口,修复破损的组织。

当纵隔气肿较为严重时,患者会有明显胸痛、咳嗽,伴有轻度呼吸困难,纵隔内气体量较多,或出现皮下气肿,但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此时,可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考虑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以排出胸腔内的气体,减轻对纵隔的压力。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需要给予止痛、止咳等对症治疗。

当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发绀,甚至出现意识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如出现呼吸急促、心率明显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时,就说明纵隔内有大量气体积聚,伴有广泛的皮下气肿,甚至压迫心脏、大血管等重要器官。此时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同时,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如纵隔切开引流术,以排出纵隔内的气体,解除对重要器官的压迫。此外,患者还需要积极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

纵隔气肿的黄金救治窗口

纵隔气肿患者的预后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是否及时、有效。一般来说,如果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大部分患者预后是比较好的。小林症状较轻且救治及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息后,他的身体慢慢恢复正常。但是,如果病情发现较晚,或治疗不及时,导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的预后就会相对较差,可能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避免用力屏气,注意保护胸腔避免外伤,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纵隔气肿患者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尤其是存在胸部外伤、哮喘发作等诱因时,应高度警惕纵隔气肿的发生。当发现异常时,应尽快调整体位至半坐卧位(床头抬高30~60度),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前往附近有救治条件的医院就诊。

要强调的是,当出现胸痛程度随呼吸加深而加剧、颈部触诊有雪踏样捻发音、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这三大征象时,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影响患者预后。

突发纵隔气肿有多凶险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