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理性与感性的交织

作者: 陈默

结婚:理性与感性的交织0
标题

感情达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结婚呢?

我想,这个问题并没有准确的答案。毕竟,结婚有时或许只是一瞬间的冲动。

有人恋爱长跑十年才走进婚姻殿堂,有人闪婚闪嫁,认识十天就领了结婚证。我和丈夫都很喜欢看一档亲子类综艺节目《爸爸当家》,对其中两对夫妻印象特别深刻。一对是相恋二十多年的夫妻,结婚十几年,感情细水长流,越来越好;另一对是认识十天就领证的夫妻,他们的感情热烈灿烂,即便现在看他们的互动,依然能感受到热恋的气息。

有人说,相恋五年不结婚,大概率会以分手收场。因为相处越久、了解越深,对待感情也会越理性。两人习惯了彼此的存在,结不结婚似乎对生活影响不大,结也行,不结也罢。一旦有人想打破这种平静,两人就很容易产生矛盾和分歧。还有人说,闪婚容易闪离,相互不了解的恋爱就像拆盲盒,抽到珍藏款的概率实在太低。

然而,综艺节目里的这两对夫妻都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他们为何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爱,又坚守爱呢?大概是因为理性的人做出了感性的选择。

结婚就是理性的人做感性的事。这两对夫妻对感情都很坚定,既没有人是纯粹的恋爱脑,也没有人理性得过于刻板。那对相恋二十年的夫妻,他们的爱情充满了酸甜苦辣,丈夫心疼妻子的付出,妻子却从没觉得受过苦,这不是夫妻间的曲意逢迎,而是对幸福发自内心地肯定。在外人眼里,他们年轻时的日子很艰苦,但妻子看到了丈夫的能力与潜力,对未来有规划、有信心,她的爱并不是盲目的,所以能无怨无悔地投入感情,最终收获了幸福。而那对相识十天就领证的夫妻,他们的爱情羡煞旁人,这种勇气不是谁都有的。但仔细了解他们的故事后,会发现他们是经熟人介绍认识的,对彼此有基本的了解,并非头脑一热就陷入爱情。浪漫冲动的背后,是理性的思考,从他们的相处中能看出,他们是成熟、稳重的人,而非冲动的少男少女。

结婚的决定一定是在感性的情况下做出的,但背后要有强大的理性支撑。理性让人冷静地思考对方是否能成为合格的人生伴侣,考虑婚后的生活是不是自己真正向往的。但想要结婚又不能完全理性,否则结婚就变成了两个人的博弈。感情是抽象的,无法计算价值高低、成本多少,所以结婚需要感性的参与。

理性让人有资本,感性让人有勇气。感性能使人全情投入恋爱、结婚的过程中,但太感性就会变成恋爱脑。爱可以源于体谅、崇拜、心疼,但具体到婚后的柴米油盐,这些因素则难以长久支撑感情,理性的认知能让婚姻更加稳固。

相识、恋爱、结婚的过程,就像一壶水从冰冷慢慢到沸腾。沸腾是感性的瞬间爆发,而小气泡慢慢增加、从小变大,则是理性的不断升华。

结婚之前,我也是懵懵懂懂,完全不清楚恋爱、结婚会给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我唯一确定的是,我丈夫是个踏实的人。我们俩都不是生活中的佼佼者,对于普通人来说,踏实大概是适合结婚的重要因素,恰好我们俩都具备。领证当天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我丈夫户口本上有个小问题,我们必须赶到他的老家去处理,时间有点紧。我甚至想要改个时间,但他坚定地说:“就今天。”或许因为那天是我们的相识纪念日。最后我们成功领证,成为合法夫妻。

我想,如果那天没有领证,选择换个日子再领,可能我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欣喜感了。如今三年多过去了,我们和其他夫妻一样,偶尔会因生活的琐事争吵,偶尔会因意外的惊喜开怀大笑。我们更加确定彼此是经过理性思考后选择的人。

总之,感情达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结婚因人而异。理性和感性在婚姻中都很重要,需要找到平衡。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让婚姻走得更长远。

责编/季守芳

E-mail:1483581956@qq.com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