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
作者: 苏丽梅早上一觉醒来,发现父亲没在房间里。
父亲随我们到城里生活已有好些年了,记得父亲刚到城里时,人生地不熟,除了在家看电视,就是到楼下走走。这么些年,父亲的生活已形成规律,吃完早餐,到楼下走一圈,再到老年活动室看人打牌,看到大家都回家吃饭了,父亲也跟着回家,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
因此,早上父亲不在家,我理所当然地以为他去看人打牌了,到饭点自然会回来。可是,我等到下午一点,仍然不见父亲回来,我来到老年活动室,活动室已是铁将军把门,我绕着小区找了一圈,没看到父亲的身影。父亲很少离开小区,偶尔出门也是和我们一起。很早之前,我跟父亲说要买一台手机给他,父亲说他都在家,用不上,没必要浪费钱,我想想也是,手机对父亲而言,确实派不上用场,给父亲买手机的念头就搁下了。
我猜测父亲的去处,按理说,父亲没什么地方可去。
莫非,父亲回老家去了?老家在乡下,离这里有七八十公里,乘车到镇里后,还要步行半个小时,老家的房子长期闲置,我猜想父亲不会无缘无故地回去。
我在小区业主群发寻人启事,隔壁栋的李叔叔给我提供了一个信息,说昨天有听到父亲念叨要回老家一趟。
莫非,父亲想家了?
我连忙驱车前往老家,以前父亲在乡下时,我时常会回去看望父亲,父亲进城后,我再也没回去过。
一个多小时后,我回到了老家,我家的木门敞开着,里面空无一人,看来父亲真的回来了,我四下寻找父亲,没看到父亲的身影,我走出大门,刚好看到隔壁大婶,大婶说有看到父亲往山后面走。
那一瞬间,我想到了山后面的两座烈士墓。
父亲不止一次和我们说过这两座烈士墓的来历。那是抗日战争时期,那时候的父亲年纪尚小,有一天,爷爷奶奶下地干活,父亲在外面玩耍,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枪声,父亲吓得赶紧跑回家躲进床底下,外面传来此起彼伏的枪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父亲的心咚咚跳个不停,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枪声终于停止,父亲从床底下爬出来,慢慢打开门窥视外面,他看到村民纷纷往前面山坡涌去,他也跟着走了过去。
山坡上,两名八路军战士为了保护村民牺牲了,鲜血染红了他们的军装,村民静默不语,不知谁先哭出了声,大家跟着失声痛哭。
父亲长大上学后,每年的清明节,校长都会带着全校师生来到烈士墓前,要大家一定要铭记这段历史,要永远记得两名烈士是大家的救命恩人。
就这样,发奋图强的种子在父亲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父亲努力读书,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当了一名老师,后来成为校长。担任校长后,每年清明节,父亲依然带着全校师生到烈士墓前扫墓,风雨无阻。
父亲退休后,这个任务交给了新任校长。几十年来,每年清明节到烈士墓前扫墓成了这座学校的光荣使命。
家乡的年轻人都进城务工了,村里大多住着老人,原来的果园无人打理,后山杂草丛生,长到了一人多高,往烈士墓前走的时候,我看到已经有人劈开了一条路直通烈士墓前。
我走近烈士墓,看到父亲正在割墓地上的杂草,父亲边割边自言自语:“我一直住在城里,交通不方便,好多年没来看你们了。昨天,我才听说一年前学校就已经和镇上的学校合并了,一年多来都没人来给你们扫墓,真是对不住了,我都来不及和孩子打招呼,就赶过来了,你们放心,从现在开始,以后每年清明节,我都会来陪你们说说话……”
看着年迈的父亲,我不禁泪眼婆娑,我对父亲说:“爸,您放心,从现在开始,由我来完成这份使命。”说完,我从父亲手里接过镰刀,弯下了腰。
(选自《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