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作者: 钟庭信

多年来,小小说以文学阅读文本的形式,频繁“进入”全国中学语文试卷。研究数据显示,2000年至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每年至少有一套试卷以微型小说为阅读文本。小小说进入中学语文试卷的现象极为普遍,开学考、月考、半期考、质检考、联考、学分认定考、期末考,适应考、诊断考、通关提分考、点睛提升考、自我评估考、阶段性测试考、学业能力调研考、模拟考(一模、二模、三模)、冲刺考、升学考等等,基本上涵盖语文考试方方面面。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学习网”,收入有3722篇中外作家的文学文本,小小说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上海文化出版社的《过目不忘:50则进入中考高考的微型小说》丛书10册收录有500篇精品文本和试题及答案。这仅仅是“语文试卷小小说”的冰山一角。

小小说契合了试卷篇幅限制,其凝练的情节结构、鲜明的主题表达以及精妙的叙事技巧,便于命题者设计层次分明的阅读题目,以有效检验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据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统计,全国小小说作者近万人,200余位作者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每年发表作品数万篇。其中精品,为中学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优质文本资源。

网上资料显示:当代小小说作家作品中,四川作家李永康的《生命是美丽的》,进入中学语文试卷的“时间跨度最大”。2003年入选北京西城区语文试卷至今,一直入选全国多地中学语文试卷。福建作家练建安的《药砚》“地域跨度最广”。2018年该小小说入选湖北省“八名校”语文联考试卷后,入选全国31个省市区有关中学语文试卷,网上有1600余份组卷(详见“客家通”网站)。江苏作家凌鼎年的小小说为入选中学语文试卷的“篇数之最”。

凌鼎年作为当代小小说代表作家,迄今已有60余篇作品入选全国中学语文试卷。《狼来了》被江苏、浙江等多地中考选用,《让儿子独立一回》《天下第一桩》《老秤收藏家》等成为高考模拟试题热点,《菊痴》《茶垢》《娄城两画家》等作品亦频繁出现在阅读理解题中。

《狼来了》是一篇借寓言故事来阐释现代人性的小说力作,虽然情节简单,却颇有深意:一座根本没有狼的“狼山”,竟靠“狼来了”的谎言成了网红打卡地。这个堪称现代版“皇帝的新装”—当七丫村村民咬定“狼山有鬼”时,他们怕的不是狼,而是“惹麻烦”;当电视台记者扛着摄像机上山“造狼”时,他们造的也不是狼,而是流量密码。在这看似单纯的“狼”是否来了的故事里,实际上描画的却是人性的诚恳朴实与贪婪瞒骗的对峙。

对此,试题分别从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情节设计深意、反讽语言解读、多维度主题探究等方面进行设置,如小题1“开头介绍狼山的作用”:狼山“无狼”却“有鬼”的设定,既是故事背景,又隐喻社会信任危机,考察学生对“环境—主题”的双向映射关系的把握。小题2“两次呼救的用意”:第一次“狼来了”无人救援,暗讽冷漠人性。第二次呼救被斥为“造假”,反衬舆论操控的可怕,让学生理解重复叙事强化主题的功能。小题3“名不副实→名副其实”:“狼山有狼”从谎言变为舆论真相,揭示“谎言重复即真理”的荒诞,培养学生透视社会现象的能力。小题4“小说主题分析”:学生需从“舆论造假”“人性异化”“道德失范”等角度分层论述,锻炼“文本—现实”的迁移能力,契合新课标“整本书阅读”中的思辨要求。

《让儿子独立一回》以“假独立”反讽当代家庭教育困境,与语文教材《伤仲永》中“泯然众人”的悲剧形成主题呼应,同时其父子关系刻画可对比《背影》中“买橘子”的经典场景,引导学生辨析不同时代亲子关系的异同,深化对“独立”内涵的理解。对此,考题要求学生“以史工程师口吻概述情节”,训练学生情节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结合妻子言行分析人物形象”,掌握“言行细节—性格特征”的分析路径。考题还考查学生对细节作用的探究(如第3题“列出发票的作用”),强化“以小见大”的叙事逻辑。以反讽结局引发对“独立本质”的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社会责任感。

小说《茶垢》以“茶垢”为线索,形成“炫耀—拒绝—清洗—崩溃”的闭合结构。考题以“划分情节”的形式,让学生学习“物象—情节”的串联技巧。细节描写赏析,通过史老爹“呷茶时微眯着眼”的细节,与其孙女“直感恶心”形成对比,凸显传统坚守与新生代反叛的冲突。关键句作用解析(第3题“茶垢评价句的作用”),史老爹称茶垢为“国之宝”,既是人物偏执性格的写照,又暗示传统文化中“陈腐”与“精华”的并存,学生需辨析语言表层与深层含义。文化主题探讨,通过“茶垢清洗”的戏剧冲突,引导学生思考“传统如何传承”的命题。

通过凌鼎年小说作品与试题设计,展现了小小说在语文教学中的多重适配性。一是主题鲜明,思辨性强,如“独立”“诚信”“传统”等议题,与教材人文主题(如统编版七年级“亲情”、九年级“文化传承”)形成呼应,无缝对接。二是结构符合“起承转合”范式,便于设计情节梳理与主旨探究题型;三是语言简洁生动,善用白描与细节描写,适合作为语言赏析范例。这些特质与语文教学核心目标—培养文本解读能力、思维品质与价值观塑造高度契合。

凌鼎年,江苏省太仓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在《人民文学》等报刊发表7000多篇作品,1200多万字,出版作品集67本,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俄等16种文字,获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小小说事业推动奖等奖项。太仓一中建有凌鼎年文学馆(贾平凹题写馆名),太仓高级中学建有凌鼎年作文指导馆(曹文轩教授题写馆名)。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吴义勤说:“凌鼎年对小小说的痴情令人敬佩。不仅几十年来创作了数量惊人的小小说作品,而且在对小小说文体的领悟、开拓、创新方面也是成就卓著。”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方圆说:“凌鼎年是海内外公认的微型小说领军人物。他创作的微型小说作品数量之多、出版的微型小说作品集的种类之多、微型小说作品获奖的篇目之多、微型小说圈内参加海内外活动次数之多、作品进入中高考试卷以及教科书的篇数之多,令人惊叹,令人敬佩。”

小小说与中学语文试卷的密切互动,体现了文体特性与教育需求的深度耦合。对于教学而言,小小说短而精的文本降低了阅读门槛,其戏剧化叙事能激发学生兴趣,而多元主题则为思辨讨论提供广阔空间。对于命题者,小小说可灵活适配词语理解、艺术手法分析、主旨探究等题型,实现能力考查的梯度化。小小说作家的创作实践表明,小小说不仅是文学载体,更成为连接文学审美与语言训练的教育资源。可以预见,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小小说必将更多更广泛地进入中学课堂,为语文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凌鼎年语文试卷小小说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优秀文学阅读文本,需要我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本辑责任编辑:练建安 马洪滔 杨 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