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瑞银发力公用事业赛道 指基发行布局时代刚需

指数投资已进入“千基时代”,作为两大流派,宽基指数基金与行业主题指数基金近两年交相辉映。

从趋势看,宽基指数基本对标各类300、500、800、1000等主流指数,特别是去年四季度爆火的中证A500让其再度成为焦点;从另一方行业主题指数基金看,越来越细分的赛道推出专属指数成为大势所趋。目前主流的划分形成金融、医药、科技、消费、制造、周期、公用事业、房地产八大行业。即将发行的国投瑞银中证全指公用事业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就是由此应运而生的产品。

国投瑞银作为较为知名的公募基金公司,其发行该赛道的指数基金恰逢其时。尤其,公司派出两位基金经理——老将赵建与新锐钱瀚共同护航。以二人共同管理的国投瑞银沪深300金融地产ETF为例,管理期间保持较低的跟踪误差以及较高的指数相关性。

公用事业景气度持续向好中证全指公用事业指数历史表现优异

公用事业包括电力、燃气、水务、交通等基础设施服务领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需求稳定且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

从投资价值看,大体包括三点,稳定的需求和现金流、政策支持和行业增长潜力、防御性特征和分红潜力。从政策角度看,近年来,国务院、发改委持续发布公用事业行业改革文件,促进公用事业行业理顺价格机制,水、电、燃气等资产价值有望重塑。

编制上,中证全指行业优选指数系列从中证全指行业中选取符合一定流动性与市值筛选条件的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各个行业内较具代表性与可投资性的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其中中证全指公用事业指数的发布日期为2011年8月2日,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样本数量为50只,每半年对标的股票进行调换(来源:中证指数官网,截至今年5月7日)。

根据中证指数官网,截至今年5月7日,该指数的自由流通市值约为10599.83亿元,样本最大自由流通市值约为3611.51亿元,样本平均流通市值约为212亿元,前五大权重之和约42.33%,前十大权重之和约58.50%。

该指数近年的历史表现较为优异,Wind显示,截至2025年5月30日,近五年全指公用指数累计收益率45.14%,优于沪深300等指数,全指公用指数自基日起至今收益159.33%,近五年年化回报7.99%,收益突出。从年度回报可见,2021年、2024年多类指数上涨而全指公用涨幅较高,2022年、2023年多类指数下跌,其中全指公用指数跌幅较低。

对比沪深300、万得全A、上证50、红利指数,中证全指公用事业指数的夏普比率、最大回撤数据可见,中证全指公用事业指数的风险调整后表现较佳,体现出更高的历史风险收益指标。

(来源Wind截至今年5月30日。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不同的指数在基日、成份券构成、筛选规则等方面存在差异。指数的历史数据不预示其未来运作表现,非投资建议,不属于对产品投资收益或本金安全的保证。)

电力行业为主囊括优质企业全指公用指数成分股

从行业权重及成分股可见,该指数行业中以电力行业为主。成分股汇聚多个优质企业,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比达64.84%,其中8只个股总市值超过千亿元(来源Wind,截至今年5月30日)。

这些企业普遍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和议价能力,在行业整合中往往能够获得更多机遇。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绿电、核电中长期均具备成长性;火电作为调峰备用电源的定位也将助力其盈利提升;水电作为同质化商品中的少数低成本供给,盈利及现金流稳健。

从财务数据看,该指数成分股近十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数据良好。Wind显示,2024年,中证全指公用事业指数成分股总营收19529.37亿元,归母净利润1813.6亿元。

同时,该赛道具备较高的分红水平。由于公用事业行业通过特许经营协议等方式运营,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企业获得现金流持续,从而支撑较高的分红水平。2024年度,该赛道分红比例高达48.12%,股息率达2.91%。

从指数近十年纵向表现看,其当前的市盈率TTM约为16.6倍,估值性价比较高(来源Wind,截至今年5月30日)。

(本文观点具有时效性,可能随市场的变化而更改,非投资建议,不属于对产品投资收益或本金安全的保证,产品的投资策略和投资范围等内容详见基金合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