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

作者: 沈书枝

韧性是一种隐约的强健,一种在暗处、有涵容的力量。对于生活完全的理想化,最终指向的反而容易是脆弱。在我们面对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外部之墙中,韧性是那里面坚实支撑的筋骨,正如现代的混凝土建筑中必须有钢筋,如此才能承担复杂的拉力与压力,抵抗环境中随时到来的风雨一样。没有钢筋的墙壁容易倒塌、开裂,缺乏韧性支撑的人生,在生活的激流中容易垮塌,不堪一击。

韧性是对脆弱的接受,而不是否认它的存在,假装自己什么也没有发生;是接受困境,接受人生中随时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并随之做出改变的可能;是面对困难,保持一颗有策略、有方法的勇敢之心。它有时看起来缓慢、迂回、艰难,有时包含着失望、跌落、反复,但终于还是会在暗中生发出力量,重新返回或超越原来的位置。于是潜藏或淤塞的河流重新流出地面,开辟出新的道路。

博物学家贝恩德·海因里希曾写过针叶树的顶芽的发育:一棵树从树顶发展出形状,从夏末至秋,云杉、冷杉或松树等针叶树的树顶都生长着一簇小小的幼芽,这就是顶芽,它们不断生长,最终会成为树木主干的一部分。在这些幼芽之中,通常是正中的那枝承担起顶芽的任务,那些位于旁侧的幼芽,最终会长成水平方向的枝条。树木首先将能量分配给顶芽,以保证个体能够迅速长高,在森林的阳光争夺战中取得胜利,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而当顶芽被破坏时—被动物啃食或被风雨毁坏,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会发生什么呢?许多源自顶端簇芽的新枝会向上生长,直到其中一个脱颖而出,成为新的顶芽。其后这个细枝就会向垂直方向生长,担负起顶芽的责任。一旦针叶树的匀称美恢复,这棵树便再次向着天空伸展,继续与它那些常青树邻居竞争。

这一修复过程极为缓慢,需要几年的时间。我们人生中大大小小的困境的解决、修复、跨越,也都一样需要时间与耐心,越是重要的生长,越是如此。唯有深深地、用力地生活,在或长或短的时间之后,我们才终于蹚过去,保留着渐渐淡至几不可见的痕迹,那是独属于我们的柔韧与强健的标记:我们长成了这唯一的一个自己。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