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百年狂想曲 :从水墨到元宇宙的奇幻漂流
作者: 本刊编辑部1926年,上海闸北区一间逼仄的弄堂陋室里,万籁鸣、万古蟾兄弟用4年时间、2万张手绘稿,换来中国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的12分钟胶片。
到如今,中国动画已走过百年。回望百年来路,一代代动画人在技术跃迁、产业更迭、文化赋能的浪潮里几经浮沉,终为东方美学走出了一条筚路蓝缕、筑梦前行的崛起之路。
回望百年,中国动画经历过万氏兄弟的孤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艺术追求和市场化转型的阵痛,最终在《哪吒》系列完成技术逆袭。但比票房更珍贵的,是百年来一以贯之的民族风格与中国气派。
“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等台词道出的,是电影创作的文化自信,更彰显了中国人勇敢、无畏的精神力量。当“哪吒”脚踏风火轮冲出国门时,他承载的不仅是角色的命运转折,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数字时代的新生。
“国漫”力作频出,展现了国产动画在工业美学上的成就,也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的广阔前景。
当北京电影学院的“00后”学生用AI生成分镜时,他们或许该明了:百年前的上海夏夜,万籁鸣在胶片上画下的第一笔,从来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关于“中国人如何想象世界”的永恒命题。
上一篇:
韧性
下一篇:
从笔端水墨到数字星河:中国动画百年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