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智慧 让教育更明亮

作者: 黄建逸

读常生龙的《让教育更明亮》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像是温暖的阳光,穿透了我心中的迷雾,让我看到了教育的真谛;每一个段落都仿佛和煦的春风,吹散了我心中的阴霾,让我感受到了智慧的光芒;每一个章节都恰似悠扬的乐章,触动了我情感的琴弦,让我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那些关于教育的初心与目的、育人的规律、家庭的责任以及资源的整合的阐述,如同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常院长的《让教育更明亮》围绕教育思维的四个要素展开,在此,我将以其中的第三个要素“家庭的责任”来展开。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暖摇篮,家长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常院长在书中强调,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同时,家长也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在探索中学会独立和自主。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因为自我管理能力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常院长在书中提到,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段时间,孩子感觉学习有点儿吃力,出现畏难情绪。于是,我从自我管理的角度让她认识到主动学习、主动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从而让她改变学习策略,也突破了自己。这一点让我深受启发,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稳健前行。

在阅读“家庭的责任”中的“依恋的重要性”一节时,我深感震撼,不禁回溯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常院长认为,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育者,当我们看到孩子出现人际紧张、社交障碍,乃至叛逆行为时,其根源往往在于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处理不当。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依恋关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以维护和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如若缺失陪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要陪伴孩子,信任孩子,爱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家庭的陪伴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陪伴孩子阅读和学习。这一年来,因为工作的一些小调整,我花在阅读和写作上的时间更多了,孩子看到我工作、运动之余,就是在家阅读、学习、写作,通过阅读、学习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能力和学校教育能力等,通过写作反思自己的生活、调节自己的情绪,以此疗愈身心。特别是写作,让我被老师们看见,有几篇文章入选公众号发表。孩子看到我在变化,原本叛逆的她情绪也日渐平和,自己也主动进行学习上的查缺补漏,也加大了阅读的力度,速度快的时候,一个礼拜就可以看完一本书了。每当她看完一本书之后,我就跟她探讨读后感。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情节的构造、文字的语言等都可以进入我们讨论的内容。有时候,我们遇到比较喜欢的句子时,会约定时间互相分享朗读,在朗读中愉悦彼此。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形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基础。

而作为教育者,在读了“依恋的重要性”这一节后,我也更能理性看待学生的逆反心理了。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分享了常院长的这一个章节的内容,告诉他们,他们的青春期叛逆的根源有两点:一是和父母依恋关系的缺失,二是渴望自我成长的需要。学生对第二点是认可的,对第一点有认同也有不认同,他们说跟父母关系很好,父母也很爱他们,也经常鼓励他们,但是他们就是有逆反心理。我笑道:“也许爱、陪伴、鼓励都还不够呢。如果你们把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好闺密和好兄弟那里的话,记得提醒他们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啊。”学生也笑了,转头对他们的同桌说:“记得啊,三观一定要正确!我未来的成长就靠你了啊!”阅读,分享,再阅读提升!师生同乐,何乐而不为呢?

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大家庭中,家长们是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伙伴。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孩子,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爱和智慧,让教育更明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236.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追忆似水年华
下一篇: 父辈的旗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