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且强大的她
作者: 孟怡琳教师若想让所有的学生对自己多一分亲近、敬爱与信任,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平等的关注,就需要自己躬下身来主动亲近每一位孩子的心灵,用真诚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苏联教育家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曾言:“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总觉得自己也是孩子,很难带入小学生的思维框架中,在课堂中也不知道怎样去渗透德育,直到遇见了她,鄢老师。
那一年,很多老师因生二胎休产假,师资严重紧缺。于是,学校委派我担任双班老师的重任。这是我教双班的第一个学期,分别担任一年级数学老师和这个新接手的三年级数学老师,而三年级这个班是刚刚拆班后组合的新班级,从13个班里每个班抽出3个孩子,组成了这个三年级(14)班。刚进班的几天,我和孩子之间并不相熟。那天因为打上课铃,大家都着急进教室,你推我揉间,把个子稍小的一个女生撞摔了。腿摔破了的她哭得很大声,其他的孩子却起哄得很大声。一时间,我也有点儿惊慌失措。这时,鄢老师过来了,她先把其他的学生镇住,接着温柔地问孩子是怎么摔的,一边问着一边到她的“百宝箱”里找来剪刀,把孩子的裤子剪烂了,让伤口露了出来,以免粘着裤子。在她一声声温柔的问候关怀下,小女孩颤抖的身体平静了下来。鄢老师一直在说着:“没关系,没关系,不要害怕。只是破了一些皮,没关系的,下次一定要注意啊。你看,这不就好了吗?我把裤子坏掉的地方剪掉了,只有一点点血了。到时候就不会粘着衣服了,擦药的时候就不会疼了。”她安抚好了小女孩后,又批评了其他的同学,说:“刚刚有女同学摔倒的时候,其他同学都表现得很不好,非但未给予她帮助,还大声起哄,更耽误了老师给予她帮助。你们这是缺少同情心的一种行为,是非常不好的行为。”许多孩子都羞愧地低下了头,反思着刚刚在行为上的错误。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鄢老师温柔地走出了教室,仿佛一切未曾发生过,但我的心里却泛起了阵阵涟漪。我瞬间明白了自己内心的弱小,也感触到成为一名真正的好老师或者是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想起初次听闻鄢老师的大名,还是在新教师培训的见面会上。那时,校长说她所带的班级成绩突出,希望她能参加青蓝工程,带领新进教师师徒结对,一对一帮扶新教师。当时我便在心中不禁对这位未曾谋面的老师充满了好奇与敬意。这次能与她搭班教学,我更是感受到了她对教学细节的极致追求。她讨论起学生时,那真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再后来,我总是默默地关注着鄢老师,关注着她上课、做事、处理学生纠纷等细节。那年暑假,我们一同去家访,一进到学生家中我就能感觉到家长与她的熟悉程度,她也亲切地问及孩子之前的学习情况是否有好转,家长也说起她经常和家长探讨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以及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方法。家访出来后,我问鄢老师是否经常与家长联系时,她说:“那当然了,这是我们当老师的责任与义务。在与学生们相识相知的岁月里,他们于我而言,就像一部部独特而精彩的故事集,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主角。提及他们,心中便满是温情与感慨,那些一起度过的时光,无论是课堂上的思想碰撞,还是课后的促膝长谈,都化作珍贵的记忆片段,深深镌刻在心底。
听到这样的话不禁让我感到惭愧,对比我自己的行为,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她的言行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教育道路上前行的方向。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学工作的严谨、对学生的关爱与耐心,都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学校无小事,处处有教育。简单的道理,看似平凡的话,却意味无穷。的确是这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学会了处处留心。我在心底默默地立下志向,要努力成为像她那样的教育者,在教育的田野里用心耕耘,静待花开。
我也想要成为她,温柔且强大的她!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262.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