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子阅读

作者: 许佳奕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一种新的书籍载体一一电子阅读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它在赋予人们获取知识和智慧前所未有的便捷性的同时,也悄然引发了人们对于由其造成的深度思考是否正逐渐消失的深切忧虑。那么,电子阅读的滥觞究竟是文字的便捷之旅,还是深度思考的迷失之途?

电子阅读的便捷性,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亮点。只需指尖轻点屏幕,海量的书籍便能如魔法般瞬间呈现在人们眼前,由此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能轻松开启一场阅读的盛宴。对于学生群体而言,电子阅读设备更是以其庞大的存储量和便携性,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移动图书馆”,极大地满足了他们随时随地汲取知识的迫切需求。例如,在短暂的课间休息时光里,学生们便能迅速查阅所需资料,或是瞬间打开经典名著的深邃世界。这无疑极大地提升了阅读时间的灵活性以及拓宽了空间维度,使得文字的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与便捷。

然而,电子阅读的滥觞也伴随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提供了过多的碎片化信息,这些信息如同繁星点点般充斥在电子屏幕上,使得人们习惯于快速浏览,其专注力也随之被严重分散。以网络小说为例,其情节往往追求快速刺激,这就使得读者在追求阅读快感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一种浅层次的阅读模式,即只是机械地跟随情节的发展,而缺乏对文字背后深刻思想内涵的深入挖掘。长此以往,当面对那些需要深度思考的经典文本时,读者可能会因为缺乏足够的耐心,而难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其中的思想精髓和哲学内涵,从而导致其深度思考能力逐渐退化。

此外,电子阅读设备上的广告、提示弹窗等干扰因素也层出不穷,它们极易打断读者的阅读思路,使得阅读过程变得断断续续,难以形成完整而深入的思考链条。这让我们不再像阅读纸质书籍那样,能够沉浸在文字所营造的静谧世界中进行深层思考,而是在各种信息的干扰下,只能浮于表面地获取花里胡哨的资讯。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流传至今的经典名言:“存在即合理。”电子阅读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因此,尽管电子阅读存在着上述这些不容忽视的弊端,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在电子阅读的浪潮中,我们应学会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例如,我们可以制订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专门留出时间进行深度阅读;也可以在阅读电子书籍时,主动关闭无关的信息提醒,将全部精力专注于文字内容本身。同时,学校和家庭也应加强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们正确对待电子阅读,将其视为拓宽知识视野的有力工具,而非消磨时间的娱乐玩具。

电子阅读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知识的便捷之旅,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也可能成为深度思考的迷失之途,让人们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其便捷性带来的优势,同时时刻保持警惕,防范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电子阅读的时代中守护好深度思考的能力,让电子阅读真正成为提升自我、丰富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信息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借助电子阅读的力量,驶向知识与智慧的彼岸。

谈电子阅读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261.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虚无之旅
下一篇: 温柔且强大的她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