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单老师

作者: 刘元朋

光鑫老师最近写了一篇文章《此情只能成追忆》,是一段怀念单亦礼老师的文字,我很感动。读完文章,我才知道单老师已经于2022年春天辞世,想起与之交往的一幕幕,不由潸然泪下。

最后一次见单老师还是十几年前,那时单老师已经退休。从北京回来的王淑章同学张罗着要聚一聚,让我约一约老师和同学。联络时,发现单老师恰好在老家,于是我们一行遂驱车到河东村拉着他到夏邱华夏大酒店吃饭。那时,他的身体还很硬朗,面容慈祥,一脸和气。见到我们,他很是高兴。聚会的人不是太多,师生一共不到20人。聚会的气氛也很好,同学们也喝得十分尽兴。

出去上厕所的间隙,我和单老师一块儿,他喝得脸红扑扑的,说没想到我们都这么有出息,客气地说他第一次来这么豪华的酒店,酒桌上的鱼居然有这么大,说着说着,他夸张地比画了一下。我感觉单老师还是和原先一样实在,一样朴素,甚至还带着几分可爱。我当时曾想,找时间再约约他吃顿好饭,谁知以后再也没有了机会,那一别也就成了永别。

高二时文理分科,单老师教我们数学。单老师的课,说实话一开始我并不喜欢,他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的,没有激情,很容易让人昏沉。我更喜欢他写的板书,小而周正,一丝不苟,印象中从不连笔,刻的钢板也是有板有眼,认真而别致。记忆中,那时的老师说普通话的不多,即使说也大多南腔北调,但字写得都很好,而且各有千秋,有的老师甚至还会写毛笔字,楷、草、隶、篆,让我们这些“小萝卜头”很是崇拜。由于高一时荒废的学业太多,和数学老师关系又不好,那时我的数学成绩已经比较差了。好在我内心里始终有一颗倔强的种子,加上小初时期养成的数学思维,结合单老师授课时的认真和条理,我的数学渐渐又有了起色。

那时同学们就说,单老师人真不错,不歧视学生,从不生气上火;不像有的老师破马张飞,动辄拳打脚踢,弄得师生关系不和谐,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伤害。我是走读生,晚上回家要么钻研几道难题,要么读几本课外闲书,所以上课很容易打盹儿。单老师看我睡了,只是拍拍我的肩膀,告诉我要讲重点了,嘱咐我晚上注意休息,别拆东墙补西墙,最后落得个得不偿失。他的宽容和善良,弄得我反而不好意思,觉得再上课困觉有点儿对不住他,于是慢慢认真听讲了起来。

上了高三,我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开始用功读书,成绩自然慢慢变好了。特别是数学,我仿佛又找到了初中时的感觉,一不小心就会考满分。单老师很欣慰,对我也是关爱有加。渐渐地我就有些自满,数学作业也常不交。他就把我叫到教室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再这样的话,我就不管你了!”我当时也是年少气盛,不知天高地厚,说:“好,单老师,你不用管我了!我数学不会有什么问题!”单老师当时很难堪,脸色也不好看,但也只是尴尬而无奈地说:“你啊,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你先不做作业试试吧!”

他没跟我一般见识,上课也照样提问我,只是不再过问我的作业,我有空便钻研几道难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很快我就为我的自以为是和眼高手低付出了代价,数学成绩在一次大考中一败涂地。他马上把我叫到办公室,嘱咐我注意题型的归类,永远不要停止做题,避免眼高手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我记得当时我很感动,也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也暗暗发誓决不辜负单老师的期望。单老师的仁爱和善良,让我在求学的道路上再也没有出现大的闪失,最后高考数学考得也是非常不错。现在仔细想来,单老师上课还是挺幽默的,他的课堂上,会时不时冒出几句歇后语,如“小猫吃小鱼一有头有尾”“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我当时还是挺喜欢上他数学课的。当下的个别老师,除教授你几年知识外,你还能记住他的什么呢?

单老师桃李天下,却普通一生,在百度上搜索,网页上也没有关于他的只言片语。他就像一片最平常的叶子,悄然落下,没有声响,也不留痕迹。但是,同学们至今都会记得他,记得他的课堂,记得他的俏皮话,也记得他的慈祥,说到底,记得的是他的爱心和责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270.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