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鬼(小小说)

作者: 王往

听说罗聘拜金农为师,扬州画界一片哂笑,连金农也诧异。金农说,我五十岁才学画,自己还在摸索呢,你跟我学画?误人子弟的事我不干。

罗聘说,您的学问深啊,不说您的漆书四海扬名了,单是您初工梅花,一出手就咄咄逼人,哪个敢比?先生,我最服您了,收我为徒吧。金农咂咂嘴,不怕饿死,你就来吧。

既然收了他,金农就悉心教了,从线条、墨色到构图都倾囊相授。罗聘勤奋,也有天赋,画技日日见长。

一日,罗聘在画室中独自揣摩着金农的技法,突然心血来潮,决定尝试画一幅鬼画。他挥洒自如,将心中的鬼魅形象跃然纸上。那鬼,影影绰绰,却带着一丝莫名的温暖与深情,仿佛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往事。

当罗聘将这幅鬼画展示给金农看时,金农眼前一亮:好家伙!你真大胆,画鬼!不过,技法还真不错,有意境。

罗聘得意了,师父,我这也算别出心裁吧?

金农却又一声叹息,鬼画毕竟不是主流,恐怕难以被世人接受。

罗聘却笑着回应:师父,我画鬼,非为求名,一则为抒胸臆,二则为画出想象世界,我要突破世俗束缚,达“我”之境。

金农又咂咂嘴,还是那句话,不怕饿死,你就画吧。

罗聘画鬼是动了心思的。他先以水湿纸,再以墨渗透,着色渲染,营造出幽怪之相、神秘氛围,展现人间疾苦和世态万象。至于有没有人喜欢,他并不多想。他喜欢沉浸在鬼画中,与“鬼”对话,品咂炎凉。

也是罗聘命好,在一次画展上,他的鬼画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此人是盐商程晋芳。程晋芳仗义疏财,好结交文人雅士,对书画亦不外行。程晋芳把罗聘展出的几幅鬼画悉数买下,并邀他府上一叙。

程晋芳问他,您为何痴迷画鬼呢?

罗聘说,其实,画鬼也是画人。您想啊,那些贪得无厌者,口蜜腹剑者,作奸犯科者,男盗女娼者,等等,岂不都是人间厉鬼?那贫病而亡者,走投无路者,抑或蒙冤而死者,岂不又是鬼中可怜人?

程晋芳说,有道理。可我担心,作鬼画终会引来非议,要知道世人如你我之人,看画看魂者并不多。我听说先生妻儿老小都在扬州,生计不易,总得卖些画作为家用。我为先生前途担心啊。

罗聘说,随它去吧,有您这样赏识我的人,知足了。

也许是因为程晋芳的名气大,也许是扬州识画者多,自打程晋芳买了鬼画,罗聘的画作好卖了,甚至有达官贵人前来寻访。罗聘的生计不愁了,心情大好,就常去程府,与程晋芳谈画论艺。

这天,二人正聊得尽兴,程晋芳的女儿程宜儿走了进来,一下子就被鬼画吸引了。程宜儿是他最小的女儿,年方二八,端庄俏丽。

罗聘告辞后,程宜儿偷偷跟了上去,说想要拜他为师。

罗聘说,这恐怕得令尊同意才行,我这行是没什么出息的。

你一个大家闺秀,怎么能学这些?不行,不行!程晋芳直摆手,也后悔把罗聘带回府中。断然拒绝。

我不一定学画鬼啊,宜儿争辩,您说画鬼是旁门左道,我学些技法,画梅兰竹菊还不行?

程晋芳最爱这个小女儿,只得让她师从罗聘。

很快程宜儿的画就有了些模样,隐约可见师父的影子。这当儿,她遇到了一个名叫石生风的穷秀才。石生风在盐码头做些清点盐包的杂事,聊以糊口。但他才华横溢,志向高远。两人一见倾心,相谈甚欢。

程晋芳当然不同意,还说女儿若是违命,便不准入家门一步。石生风很是绝望,喝了几大碗盐碱水,肚子鼓胀如丘,硬是把自己折磨死了。

程宜儿也想追他而去,一连几天茶饭不思。程晋芳没有办法,只得请来罗聘开导,他知道女儿最听师父的话。

罗聘劝了半天,程宜儿还是不食不饮。罗聘说,不要,我画一画,给你看看。

程宜儿说,要画,你就画一幅鬼吧。

罗聘看着程宜儿的眼神,琢磨一会儿,明白了她的用意。沉思片刻,拿起画笔,在纸上勾勒出一个鬼魅,此鬼外形虽不似人,但笑容可掬,如逝者重生,眼睛深邃且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最令人惊奇的是,在这双眼睛中,竟然映出了程宜儿的脸庞,清秀动人,一扫眼前的憔悴模样。

程宜儿竟然笑了起来,说师父,我若活着,他便不死;我若开心,他便自在。罗聘点点头。

师父,我想吃银耳冰糖水了。程宜儿又恢复了往日的顽皮。

责编:胡破之

上一篇: 镜(小小说)
下一篇: 月光光(小小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