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眼鱼王(小小说)
作者: 老汤在石棚村,你要问付同善家住哪儿,绝大多数人都会摇头;如果你说,我找“鱼王”家,无论大人小孩都会指给你。
鱼王就是付同善。鱼王还是小孩时,就擅长捕鱼。他人长得也像鱼,具体来说,是头脸眼睛下巴都很像大鲶鱼。鱼王虽然擅长捕鱼,但是因为相貌太丑,年过三十也没成家。那时候三十不成家,就算大龄“剩男”了。
鱼王的耳朵非常灵敏,常常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鱼王曾对人吹牛,能听到月亮转动的声音,嚓嚓的,那声音就和砂石摩擦生锈的铁镰差不多;他说还能听到晚霞燃烧的声音,呼呼的,和大锅底下烧茅草差不多。对于鱼王的胡话,听者只是一乐,心想,满嘴跑火车。但是鱼王“听鱼”的本事,方圆百里的捕鱼人都佩服。
石棚村东边有条向西流入渤海的大河,地图上叫复州河,当地人图省事,直接称之为大河。若干年前,大河盛产各种淡水鱼。鱼王在捕鱼前,先坐在河岸某处闭眼抽旱烟,脑袋微微摇晃,用耳朵捕捉水下鱼群游动的声音,先判断好位置,鱼的品种、数量多寡,再根据周边环境,决定在哪里下手、用什么方法,每次都能满载而归。
鱼王的捕鱼方式花样繁多,唯独对钓鱼不屑一顾,也不太会钓鱼。鱼王说,钓鱼太慢了,没那个工夫。鱼王捕鱼,只在乎数量,多多益善。
鱼王最擅长炸鱼。鱼王炸鱼,一般用空酒瓶子装上炸药、雷管,再插入“炮信子”就做成了简易“手雷”。炸鱼时,点燃炮信子,看准时机丢水里就行。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把水里的鱼震晕。他水性极佳,即便发洪水,他都敢下河,从浑浊的河水里,一次次把晕眩的大鱼拖上岸。炸鱼招人恨,因为飞溅的碎玻璃散落河床容易伤人,所以鱼王一般不炸鱼。
鱼王善于捕鱼,却不会做鱼。村里做鱼最好吃的人是汤五爷,尤善于炖鲢鱼头。每次搞到大鲢鱼,鱼王就会扛着大步流星直奔汤五爷家。鱼头做好了,香味大半个村子都能闻到。鱼王和汤五爷吃鱼喝酒,谈天说地,酒至半酣,汤五爷还要唱几嗓子,或苍凉或婉转。鱼王不会唱,就拿筷子敲打碗碟“伴奏”,眯着鲶鱼眼,嘴里跟着哼哼,十分和谐。
汤五爷家四女桂花,相貌平平,矮小,腿有残疾,一直没嫁,比鱼王大三岁。鱼王不想打光棍儿,想娶桂花为妻,不能和汤五爷直说,就托了媒婆说亲。汤五爷对媒婆说,俺家桂花比人家大三岁呀。媒婆说,女大三,抱金砖。汤五爷说,扯淡,抱个屁金砖。又说,俺家桂花有残疾呀。媒婆说,人家知道,不残疾也轮不到他呀,对不对?鱼王不介意,嫁过去也不用她下地干农活儿。汤五爷说,结婚前他嘴说不介意,以后的日子长着呢,谁能保证他不会给俺闺女气受?我看这门亲不合适。
媒婆说亲不成的事过去半年,一次鱼王炸鱼,左眼被飞溅的玻璃碎片扎瞎了,去医院做了眼球摘除。那一次,据说是鱼王愣神了,“手雷”出手晚了,在入水前爆炸,酿成了祸事。不过鱼王因祸得福,后来汤五爷主动找媒婆说,我看俺家桂花和鱼王般配,这门亲我同意。鱼王结婚摆酒席那天,全村人都去吃席,汤五爷亲自下厨,用村里最大的铁锅炖鱼。
鱼王娶了桂花,婚后夫妻倒也恩爱和睦。一次,鱼王陪着岳父汤五爷吃鱼喝酒。汤五爷见身边没有他人,盯着鱼王说,你个王八蛋说实话,你炸鱼从来没有失手,怎么会炸瞎眼睛?你是故意的吧?你这是何苦呀。鱼王用独眼迎着岳父的目光,说,爹,喝酒,喝酒,您老知道就行,别让桂花知道。汤五爷说,你小子有种,桂花跟着你,我放心。喝酒!喝!
桂花为鱼王生下俩儿子,鱼王视为掌中宝。两个儿子打小就爱下河抓鱼,鱼王看见了就会大声呵斥,赶紧回家给老子看书学习去,抓鱼有什么出息?外路精神。考试考不好,我活扒了你俩的皮!
大河上又添了一座水库,鱼王常年捕鱼的河段成了水库的一部分。水库里的鱼被私人承包了,任何人私自到水库弄鱼,都被视为“偷鱼”。偷鱼如果被“护鱼队”逮住,要罚款不算,弄不好还要挨打甚至吃官司。一次,鱼王选一个隐秘的河汊子,刚撒了一网,就被“护鱼队”的人发现了,好说歹说,最后交纳了五百块钱罚款。
鱼王不能再捕鱼,郁闷,生了一场大病。好在鱼王两个儿子都争气,高中毕业后都考上了好大学,大学毕业后都有一份体面工作,在城里安家。鱼王晚年,与老伴一起被当厂长的大儿子接到城里住。儿子给鱼王办了一张钓鱼卡,可以到专业的钓鱼场馆钓鱼。鱼王发现,他这个鱼王,在那些钓鱼高手面前啥也不是,不过他不在乎能钓几条鱼,只求开心。要吃鱼,只要有钱,菜市场里各种鱼有的是。鱼王上了年岁,听力却不减。儿媳偶尔在夜里对儿子小声埋怨几句,说老人如何如何,隔墙鱼王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却从来不对老伴说一个字。鱼王用棉花堵住耳朵,每晚都能酣然入睡。
责编:胡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