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单元学历案的设计研究

作者: 刘佰娟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整合与联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大单元视角下初中语文单元学历案的设计策略,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评价体系,以期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大单元;学历案设计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改革的重要引擎。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符合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有助于推动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单元学历案作为大单元教学的重要载体,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研究大单元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单元学历案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单元教学的特点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系统化、全面化的教学思路,它将语文知识的学习整合为一个整体,并围绕这个整体设计出更为完整、更具系统性的教学方案。其特点包括:1.整体性:大单元教学将教材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设计,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2.系统性:大单元教学注重教学过程的结构化和层次性,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评价体系,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3.情境性:大单元教学强调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4.实践性: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体验学习,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初中语文单元学历案的设计原则

(1)基于课标,结合学情。首先,教师应深入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确保单元学历案的设计符合课标精神。理解课标中关于语文素养、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为单元学历案的设计提供方向指引。其次,要结合学生学情。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学习需求等,确保单元学历案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任务,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2)基于课型,宏观设计。在设计学历案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课型的不同,比如阅读课,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设计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课,要明确写作目标,提供写作支架,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口语交际课,要创设交际情境,设计交际任务,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要从宏观上进行设计,将单元内的课文、写作、口语交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教学单元。要确保单元内各教学活动之间逻辑连贯,形成递进关系,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3)基于范式,渗透评价。在设计初中语文单元学历案时,教师应借鉴成功的教学范式,如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同时,将评价体系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初中语文单元学历案的设计策略

(1)研读教材,整合内容。教师应深入研读初中语文教材,明确各单元的主题、目标和内容结构。在此 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将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有机联系和重组,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教学单元。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该单元主题为“中华美德”,包含《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最苦与最乐》《爱莲说》四篇课文。在设计单元学历案时,教师可以将这些课文进行整合,围绕“中华美德”这一主题,提炼出“敬业乐群”“助人为乐”“勇于担当”“洁身自好”等美德要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并感悟这些美德的内涵。

(2)创设情境,任务驱动。教师应根据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情境任务应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中华美德”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美德故事分享会”的情境任务。要求学生分组收集并整理体现中华美德的故事,可以是课文中的故事,也可以是课外的故事。然后,每组选派代表在班级中分享这些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悟。这样的任务既有趣味性,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中华美德的理解。

(3)注重方法,培养能力。在初中语文单元学历案的设计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如在“中华美德”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围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美德”这一主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可以推选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要点,并推选一名发言人,在班级中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

(4)优化评价,及时反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确保初中语文单元学历案有效实施的关键。教师应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如在“中华美德”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份评价量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例如,在课堂表现方面,可以评价学生的发言次数、发言质量、倾听他人意见的情况等;在作业完成情况方面,可以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对中华美德的感悟深度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例如,在“美德故事分享会”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自评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并互评其他同学的分享。这样的评价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总之,大单元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单元学历案设计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它强调知识的整合与联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大单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大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与实施. 葛奕贤.作文,2024(44)

[2]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语文说明文单元重组设计及意义——以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 王琪;杜婧一.语文天地,2024(0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