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与表达的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 徐玉清三下第三单元“中华传统节日”是孩子接触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和春节无缝衔接,很适合放在开学来学习。在时间上做了一次提前。
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贯穿全程,学课文知中华优秀文化,匹配拓展初步感知传统文化,深入探索揭秘表达传统节日。综观整个单元,如何在单元学习中落实综合性学习,教材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规划,探索实践的内容已经做了层层递进的安排。但我们作为一个实施者,还须反复揣摩找到合适的表达链接点,将这类学习最终呈现的表达作为终极目标,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让课文做好例子,有效训练表达的要点,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从实践和表达上都获得素养的提升。
基于实践和表达的最终目标,为实现课文嫁接生活,课文辅助表达,我做了以下安排:
课文:9古诗三首
拓展内容:明确本次综合实践整体要求分组。确定自己小组最想深入了解的传统节日
综合学习探索:梳理所选传统节日有关信息:包括节日名称,过节时间,节日来源,节日习俗,节日古诗
学习展示:展示节日古诗,分享诗中提到的节日习俗
课文:10纸的发明
拓展内容:了解中古的四大发明。商讨怎样展示活动成果
综合学习探索:小组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同类合并。结合制作纸的过程,用动作描述某一习俗动作
学习展示:展示、表演有关信息,比如表演节日由来,展示手抄报等
课文:11赵州桥
拓展内容:了解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长城,京杭大运河,秦始皇兵马俑等
综合学习探索:结合课文第三自然的写法,写一写对节日某样事物的表达,如烟花,赛龙舟等
学习展示:展示对节日的描述,注意围绕一句话把意思说清楚
课文: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拓展内容:了解中国名画: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等
综合学习探索: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写节日里最有意思的某件事
学习展示:完成写一写节日里最有意思的经历,展示作品
课文:综合性学习
拓展内容:梳理自己小组探究的节日,确定需要写成文字的内容
综合学习探索:构思写作的结构及重点段的写法
学习展示:完成作文,补充进手抄报
本单元的学习很顺利,也有趣有效。实践证明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安排合理,学习与展示相得益彰
综合实践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结合课程的安排展开,降低难度,层层推进。课堂举例我以记忆犹新的春节做示范,从搜集材料到表演展示,再到书写表达进行指导,使学习有章可循。小目标让孩子们跳一跳都能摘到桃。比如在展示活动中,看孩子们表演的嫦娥奔月、屈原投江等,链接传统文化,根植民族情感,深感综合性学习的趣味之浓。
二、注重合作,收集整理练能力
小组内互学共学,共同整理收集的资料,查补缺,完善资料,共同合谋展示,能力倍增。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不陌生,但也不深入,平时可能用在劳动、讨论中,比较粗浅,但此次合作学习,大家的商讨大到整体规划,小到某一条信息的归类,让孩子们有了为一个问题深入探讨的机会,成了一个共同参与的主人翁。这让孩子们有了责任感,很好锻炼了合作协商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
三、难点分散,写作分点落实到位
以上安排结合刚过的春节,以春节为例展开教学,学生在真实体验中完成第一次综合性学习,并以此为圆点让学生发散了解其他节日特点,结合课文和园地训练点,梳理出重点段落的写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写清楚连续性动作——实现表达训练的到位。这一安排,以最终写一写传统节日为目标,长线布置。在每一课中都有写作相关的训练点,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用连续动作写清楚过程,到把看到的情景学习用围绕一句话以“有的……有的……有的……”写清楚,再到“最有意思的”一个场景描写,大家一起写春节的习俗,像聊天一样玩转写节日。最终实现了孩子们从春节延伸到其他的节日,将搜集的资料有组织地运用进最后的写一写中,使训练点变得高效可视!使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形成了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