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习以惯之

作者: 王遨云

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我始终注重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成长基础。

一、端正坐姿,培养仪态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端正坐姿是首要任务。我耐心指导学生做到"一尺一拳",保持头正、肩平、身直、足稳的姿势。通过反复提醒和示范,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坐姿习惯,课堂秩序也随之改善。

二、规范书写,感受汉字之美

汉字书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我利用每天的午写时间,指导学生规范书写,从笔画顺序到握笔姿势一一纠正。通过手指模拟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过程,学生们逐渐领略汉字的结构美。对书写规范的学生,我会给予小红花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三、文明礼仪,点滴养成

文明礼仪体现在日常细节中。从清晨的问候到课间的言行,我注重在各个环节渗透礼仪教育。通过长期坚持,学生们学会了礼貌待人,班级氛围更加和谐。

四、全员参与,共建班风

班级管理需要每位学生的参与。我将班级事务具体分工,让每个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责任人。这种全员参与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帮助他们自觉抵制不良习惯。

五、规矩约束,强化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学期初,我会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明确行为准则。通过每日诵读公约,学生们的规则意识逐渐增强,不良习惯得到有效纠正。

六、互相监督,巩固成效

为了强化习惯养成,我鼓励学生互相监督。班级内形成了良好的监督氛围,学生们在彼此提醒中不断进步。

总结: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学生的长期坚持。通过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结合规则约束和正向激励,学生们逐渐养成了受益终身的好习惯。教育之路漫长,但只要我们用心耕耘,必能见证学生在好习惯中茁壮成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