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偷”不容忽“视”
作者: 邵小文
有一种眼部疾病叫做青光眼,它会悄悄地损害我们的视力,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导致失明。但很多情况下,我们对病情毫无察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青光眼,弄清楚它是什么,以及如何预防。
〇 突然致盲的疾病
青光眼是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眼病,眼压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临床上,原发性青光眼是常见的类型,又分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就像一颗“炸弹”,发病得很突然,常在人们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或处于黑暗环境中时急性发作。发病时,患者会突然感到剧烈的眼痛、头痛,视力急剧下降,并伴有恶心等症状。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则犹如一个“小偷”,在慢慢“偷走”人们的视力。此种疾病通常发展缓慢,在早期阶段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殊不知视力正在一点点下降,等到患者惊觉异常之时,往往已无力回天。
〇 青光眼背后的眼压变化
眼压是眼内容物向眼球壁施加的一种均衡之力,它维持着眼球的标准形态,保障视觉功能顺畅运行,是眼睛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正常状态下,眼压稳定,眼部健康。然而,眼压平衡一旦被打破,危险便会来临。当房水这一维持眼压稳定的关键要素出现生成过量或排出受阻的情况时,眼压就会急剧上升。
眼球前房角本是房水流出的通道,当因种种原因变得狭窄,甚至完全关闭,房水被堵在眼内,无路可走,眼压便随之急剧飙升,从而引发眼部疾病,这便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若房水外流的关键路径在悄然发生异常,致使房水排出时阻力大增,眼压却缓慢却持续地升高,悄无声息地侵蚀着眼部健康,最终引起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〇 青光眼症状演进的全过程
1.早期迹像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在早期眼部会有细微异样。患者偶尔有眼胀的感觉,可能会误认为是长时间用眼引发的不适,也会在长时间或者不规范用眼之后感到眼疲劳;偶尔还会出现视野模糊的情况。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早期眼部会有间歇性不适。其症状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些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稍作休息后不适可缓解,这也使得患者误以为休息一下就可万事大吉,殊不知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中期警示
青光眼病情进一步恶化时,症状也会变得严重。首先体现在视野上,患者可能会发现看东西的范围变小了,比如走路时看不到旁边的物体,阅读时不能完整地看到一行文字等。其次,眼部的不适会加重,持续时间更长且出现得更频繁。患者会感受到愈加强烈的眼胀,眼球仿佛要冲出眼眶;眼痛不定时发生,刺痛会让患者眉心紧皱;畏光也会成为常态。
3.晚期绝境
当青光眼进入晚期,视神经在长时间的高眼压下已受损极其严重,患者的视力急剧且不可逆地衰败,只能感受到微弱的光感,更甚者,会直接被黑暗完全吞噬,陷入失明的境地。
〇 青光眼诊断的三大手段
1.眼压测量
眼压测量是青光眼诊断的常用手段之一。但眼压正常并不说明没有患青光眼的风险,部分患者眼压虽在正常值区间,但视神经却可能已受损害,青光眼隐患已然存在。
2.眼底检查
眼底状况是眼部健康的重要判断依据之一,利用眼底镜或眼底照相技术,便能够深入观察视神经。一旦发现视神经盘凹陷扩大,视神经纤维层变薄等,就要怀疑是否患青光眼。
3.视野检查
视野检查可以发现视野缺损的细节,并进一步判断青光眼的病变程度。目前,自动视野计检查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以极高的准确度捕捉患者视野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动态变化,为青光眼的早期甄别、病情走势监测,夯实了病理基础。
〇 青光眼预防的四大措施
1.定期眼部检查
“预防重于治疗”,要想守护眼睛健康,预防青光眼,定期全面的眼部检查起着决定性作用。40岁以上的群体,以及携带青光眼家族基因、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的高危人士,更要提高警惕,主动定期前往医院,进行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2.健康用眼习惯
(1)适度运动,为眼睛供“养”。适度的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为眼部输送活力,可选择慢跑、瑜伽等温和舒缓的运动方式。一些激烈运动,诸如蹦极、跳水等,容易引发眼压的崩溃。
(2)合理用眼,学会放松。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会让眼睛不堪重负。每隔一段时间,可站在窗边眺望远方、做眼保健操或闭目养神,让眼部肌肉得到放松。
(3)良好心态,护眼睛平稳。过度的紧张、焦虑、愤怒,会冲击眼部的微弱平衡。要学会掌控情绪,以平和的心接纳生活的波澜。
3.合理搭配饮食
(1)均衡膳食。身体需要多种多样的营养,眼睛也是。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维持眼睛的正常生理功能。
(2)适量饮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眼部健康的“保湿剂”。适量饮水能确保身体水循环畅达,为眼部组织提供适宜的湿度环境。
4.规避潜在风险
(1)远离黑暗环境,守护房角通畅。当身处黑暗环境,瞳孔会不自觉扩张,容易导致房角关闭,进而诱发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因此,应尽量规避长时间逗留在黑暗环境中。
(2)勿擅自用药,紧盯眼压变化。部分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胆碱能药物为代表的药物,可能会使眼压升高,为青光眼的爆发埋下隐患。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务必谨遵医嘱。
青光眼是一个比较隐匿的眼部疾病,它通常悄无声息地损害我们的视力,威胁着我们的眼部健康。不过只要了解了其发病原理,定期去检查眼睛,保持健康的用眼方式和生活习惯,注意预防和及时发现,就能有效控制青光眼的发展,保护好我们的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