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怎么办

作者: 张丰明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发红。它是体内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的。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威胁健康的第四大危险因素,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那么,如果痛风发作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得了痛风,饮食控制是关键

人体内的尿酸80%来源于内源性生成,20%来源于外源性摄入。虽然尿酸来源大部分是内源性生成,但外源性摄入仍不可小觑,痛风患者控制饮食对于控制尿酸水平,控制病情进展仍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避免饮酒。饮酒会抑制尿酸排泄、促进尿酸合成,进而引起尿酸升高。痛风患者禁饮啤酒和白酒,相对来说,红酒影响较少,但要注意适量。

控制中、高嘌呤食物。嘌呤是尿酸的前体物质,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会增加尿酸水平。痛风急性发作期,需严格进行低嘌呤饮食,避免进食中、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如肝、肾、心、脑;红肉,尤其是肥肉;海鲜,尤其是贝类、沙丁鱼、鳕鱼、鲱鱼、鲭鱼等;高嘌呤蔬菜,如菠菜、蘑菇等均应引起重视,避免食用。痛风缓解期也需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但可以适当进食中嘌呤食物。

此外,一些经提炼浓缩后加工而成的食物,其嘌呤含量极高,食用后可短时间内迅速升高体内的尿酸水平,导致痛风的发生,比如成品火锅汤底、老火汤等。

减少果糖摄入。果糖的摄入可升高血尿酸水平,诱发痛风,并且是导致慢性肾脏病发病和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果糖的摄入主要来源于含糖饮料、甜食和果糖成分较高的水果,包括苹果、橙子、荔枝、桂圆等。此外,果糖饮料会增加腺嘌呤核苷酸分解,加速尿酸生成,因此也需控制果糖饮料摄入。因此,建议尽量避免饮用甜味的饮料。

▎对抗痛风,这些药物治疗是“主角”

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吲哚美辛片等,能够抑制体内的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和肿胀。注意,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慎用。

秋水仙碱制剂:是从秋水仙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黏附和吞噬作用,从而减少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和炎症反应。

非布司他:是一种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抑制尿酸的合成,安全性高,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型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不耐受或无效的患者。对于合并有肾功能异常的痛风患者,如果在降尿酸过程中出现急性发作,应选择激素,而非非甾体抗炎药。但是糖皮质激素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并密切观察用药不良反应等问题。

由此可见,饮食控制对于痛风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的饮食习惯可以减少痛风急性发作,缩短发作期时间,降低尿酸盐沉积形成结石及减少药物应用。对于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痛风患者,饮食上还需要兼顾这些疾病的要求,合理规划饮食计划,全面控制各种代谢性因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