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术后“止痛宝典”
作者: 曹建萍胸外科手术通常用于治疗心脏、肺部及胸腔内其他器官的疾病。胸外科手术后的疼痛管理往往成为患者恢复过程中的关键挑战之一。术后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舒适感,还可能延缓康复进程,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患者如果能做到有效的疼痛控制,那么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术后生活,还能加速身体的恢复。
▎打好基础,让疼痛不再难以忍受
疼痛管理的基本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对于轻度到中度的疼痛,常用的非处方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和布洛芬。它们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并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适用于胸外科手术后初期的轻度疼痛。其中,对乙酰氨基酚不能长期使用,使用时要注意控制剂量,以免损害肝脏;布洛芬则可缓解炎症,但不适合有胃肠问题或肾脏疾病的患者使用。对于较为剧烈的术后疼痛,医生可能会开具处方药,如吗啡、曲马多等强效镇痛药。其中,吗啡属于阿片类药物,具有很强的镇痛效果,但可能会引起嗜睡、便秘和成瘾等副作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外,若患者术后疼痛较为严重,局部神经阻滞或全身麻醉药物可能会被使用。
在非药物治疗方面,热敷和冷敷是缓解疼痛的常用方法。冷敷主要适用于术后24小时内。患者身体在受到手术创伤后,可能发生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进而引起肿胀和疼痛。冷敷通过降低局部温度,促使血管收缩,从而有效缓解疼痛。此外,冷敷还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减弱疼痛信号的传递,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当患者肌肉出现紧张和痉挛时,热敷可发挥重要的作用。热敷能提高肌肉组织的温度,促使肌肉纤维松弛,从而缓解肌肉的紧张状态。同时,热敷可扩张局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为肌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而有效地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肌肉功能,减轻疼痛症状。
▎合理训练,加速康复
除了通过基本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缓解疼痛,科学的康复训练、饮食和作息也有助于缓解疼痛,还有助于加速康复。
(1)早期活动与呼吸训练:手术后的早期活动对预防并发症、促进身体恢复至关重要。尽管手术后的疼痛可能限制患者活动范围,但患者仍可以进行一些轻度活动,如坐起、站立和短时间步行等,以促进恢复体力、改善血液循环,并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患者越早开始术后活动,康复进程通常会越顺利。此外,呼吸训练是胸外科手术后康复中必不可少的。通过深呼吸和腹式呼吸练习,患者可以增强肺部功能,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肺部塌陷)。深呼吸还有助于扩张肺部,增加氧气供应,从而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
(2)营养支持:人体组织修复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离不开蛋白质。胸外科手术后,患者的蛋白质需求量会增加,应摄入足够的高质量蛋白质,可适当多吃瘦肉、鱼类、鸡蛋、豆类和乳制品等。此外,维生素C和锌等矿物质能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免疫力。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而锌则在细胞分裂和组织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患者术后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废物,维持细胞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3)睡眠:睡眠与休息虽然基础,但却是促进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康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睡眠可以帮助伤口愈合、促进免疫系统和整体身体功能的恢复。手术后,身体需要足够的时间来修复受损的组织,而高质量的睡眠能够促进这一过程。充足的睡眠还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更需要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完成治疗。医生、家属和患者自身要共同努力,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早日重回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