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就是“上火”吗
作者: 徐丹慧牙龈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常常被人们归咎于“上火”或维生素C缺乏,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牙龈出血可能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牙龈出血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防治呢?
▲ 牙龈出血是“上火”了
有很多人将牙龈出血与“上火”或维生素C缺乏联系在一起,这种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
“上火”一词,在中医理论中通常指体内热气过盛,可能引发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一系列症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牙龈出血还可能与口腔清洁不佳、牙龈炎症等因素有关,并不是单纯的“上火”。将牙龈出血简单归咎于“上火”,可能会掩盖真正的病因,导致延误治疗。
至于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是维持牙龈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是人体合成胶原不可或缺的成分。缺乏维生素C确实会导致牙龈组织脆弱、易出血,但在现代社会,人们的饮食丰富多样,维生素C缺乏导致的牙龈出血已相对少见。如果牙龈出血与维生素C缺乏有关,那么患者很可能伴有皮肤瘀点、贫血等其他维生素C缺乏的症状。由此可见,仅凭牙龈出血就判断身体缺乏维生素C,不够严谨。
▲ 牙龈总出血,小心是身体在求救
牙龈出血,首先考虑牙龈炎与牙周炎,它们都会导致牙龈出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口腔问题。其次,牙龈出血也可能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预示着更深层次的健康问题。
(1)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使牙龈容易出血;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状态,牙龈容易受到感染,进而导致牙龈出血;高血压、肝炎等疾病也可能影响牙龈健康。
(2)药物副作用: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这是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干扰正常的凝血机制,使牙龈组织在轻微刺激下也会出血且难以止血。
吸烟、酗酒、饮食营养不均衡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牙龈出血的风险。
▲ 治疗牙龈出血这样做
针对牙龈出血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常见疗法有牙周洁治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定期进行牙周洁治术,包括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是预防和治疗牙龈出血的有效方法。通过洁治可以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有助于减轻牙龈炎症。对于由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白血病患者应接受血液科的专业治疗;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水平;高血压患者应进行降压治疗,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血药物、消炎药物等进行治疗。对于严重的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牙周翻瓣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等,以恢复牙周组织的健康,减少牙龈出血情况。
此外,患者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使用软毛牙刷,不要使用硬毛牙刷或刷牙力度过大,以免损伤牙龈组织。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至少2分钟,可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牙齿间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在健康生活习惯方面,吸烟会增加牙周病的发病风险,还会导致牙齿变色、口臭等问题;过量饮酒会刺激口腔黏膜,影响口腔健康,患者应做到戒烟限酒,同时保持饮食均衡、加强体育锻炼,可有效地预防牙龈出血。
牙龈出血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重视口腔卫生,同时也要关注全身健康状况,以维护整体的健康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