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脑卒中患者的“避风港”
作者: 丁根 冯灿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突发性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当脑血管突然破裂或血栓阻塞导致血流中断时,脑组织就会由于缺氧和营养供应不足受到严重的不可逆性损害。发生脑卒中的患者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lCU),这里可以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强度的生命支持和治疗环境,成为脑卒中患者的“避风港”。
〇 先进设备,精准检测
重症监护室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种仪器,以及仪器发出的光芒和声音,它们默默地守护患者的生命。
(1)生命体征监护仪:连接在患者身上的各种传感器,能够实时、精准地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关键指标,一旦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波动,监护仪便会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2)颅内压监护仪:对于脑卒中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是关键指标。通过将传感器探头植入患者颅内,直接测量颅内压的数值,医生由此判断患者脑内的病情发展,及时发现脑水肿、脑疝等严重并发症的迹象。一旦颅内压升高,需要迅速采取降颅压措施,以减轻脑组织的受压,挽救患者的生命。
(3)呼吸机:大脑是人体重要功能的中枢,如果脑卒中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导致无法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时,就需要使用呼吸机。它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呼吸需求,提供不同的呼吸模式和参数设置,帮助患者维持有效的呼吸,确保将氧气充足地输送到身体各个器官,排出二氧化碳,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除了上述设备,重症监护室还配备了脑电图监测仪、血气分析仪、床旁超声等先进的医疗设备。这些设备共同为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制订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支持。
〇 专业团队,全力守护
重症监护室面对的都是病情危急、生命垂危的患者,这里的医护人员是一支专业精湛、经验丰富的团队,时刻为保护患者生命而战。
(1)多学科构成:重症监护室的医疗团队必须由多学科的专业人员组成,以应对不同疾病的危急情况。每位成员都在自己的领域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分工明确,又紧密协作。无论是患者的呼吸管理、循环支持,还是营养代谢的调节,他们需要做到精准把控。在患者病情危急时,他们需要迅速做出判断,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挽救患者生命。
(2)24小时监护:护士24小时不间断守护在患者床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执行医生的各项医嘱,为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从生命体征的监测、药物的注射到患者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护士们一丝不苟。患者意识清醒时,护士会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患者昏迷或无法自主表达时,护士会通过观察发现患者的需求和病情变化,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线索。
(3)通力合作:在重症监护室,医护团队每天都会进行病例讨论和会诊。他们会详细分析每个患者的病情,综合各学科的意见,为患者制订最优的治疗方案。不同学科的医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攻克治疗的难题,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康复效果。
脑卒中的治疗与康复是漫长的过程,仅仅依靠重症监护室的力量远远不够,当患者脱离危险,离开“避风港”,还需医患的共同努力,逐渐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