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康复要重视的10 件事

作者: 高炀

骨折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伤病,在治疗和恢复的过程中需要好好护理,才能尽早康复。

避免摄入过多的糖

部分患者日常生活中很喜欢吃糖,但在骨折恢复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管住嘴,避免摄入过多高糖类食物。摄入过多糖分,会导致患者饱腹感增强,减少正常蛋白质的摄入吸收,不能支持创伤后机体所需的营养。

避免油腻食物

骨折后,患者由于出血及受伤后食欲不振等多种因素,往往处于营养不足的虚弱状态,须提供足量的蛋白质来促进组织修复。瘦肉、牛奶、鸡蛋、豆腐都是常见的高蛋白食物,同时要避免过油、过腻的食物。长期卧床患者须搭配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的同时可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

补充充足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强健骨骼,预防骨质疏松。除饮食补充外,患者可通过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多晒太阳,促进骨骼修复,舒缓骨折引起的不适症状。

避免补钙过量

部分患者认为,补充钙有利于身体的恢复,但过量补钙,会导致患者发生高血钙。骨折患者应根据医生指导,每日补充适量钙剂。老年人群和绝经后女性易伴随骨质疏松,这类人群须长期补钙。青年人群日常饮食即可获取足量的钙,无须额外补充。

合理应对疼痛

一般来说,骨折会引起局部位置的肿胀疼痛,早期使用冰敷处理,可以减少组织内部出血,利于缓解疼痛及消肿。在愈合过程中,若患者疼痛感剧烈,须谨遵医嘱使用药物实现止痛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合理使用止痛药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能减少炎性介质产生,有利于局部组织的修复。

避免患侧肢体负重

骨折患者在恢复期间,由于骨折断端位置不够稳定,须避免患肢负重过度,但可适当展开活动。以四肢为例,手腕骨折手术后,可以握拳锻炼,但不能提取重物;小腿骨折手术后,可适当卧床抬腿锻炼,但不能过早下地。

强化功能锻炼

骨折患者在恢复期间,须重视强化骨折上端、下端关节活动与锻炼以期加速关节功能恢复。锻炼时应由轻到重进行锻炼,将患处不存在剧烈疼痛感视作最佳锻炼强度。为避免再次出现骨折,或引起骨折端不良愈合,应避免长时间、过度锻炼。具体锻炼情况,建议患者咨询骨科或康复科医师。

定时前往医院复查

发生骨折之后,保守治疗的患者建议1—2周门诊复查骨折是否有加重趋势,如移位加重则可能需进一步手术;手术患者建议每间隔1个月前往医院进行复查,根据检查结果判断骨折部位愈合状况。

避免伤口沾水

骨折患者的手术切口一般在手术后2周拆线。在尚未拆线时,患者应尽可能避免伤口沾水。如果伤口沾水或出血渗透纱布,应及时到附近卫生院换药,避免伤口出现继发性感染。

避免过度用药

部分药品如激素药,会对骨骼生长造成影响,在骨折恢复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长时间服用此类药品,或向医师咨询是否可更换药物种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