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脑梗死”康复做好这5点

作者: 付平

促进“脑梗死”康复做好这5点0

付平    菏泽市鲁西新区佃户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死”,是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动脉痉挛形成血栓,大脑局部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缺血。血液是氧气的载体,脑组织缺血、缺氧会造成脑组织坏死,发生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脑梗死”后遗症包括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感觉障碍等,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良好的康复护理,避免引起更多并发症。

▎认识脑卒中的基本知识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因此,患者及家属首先应了解脑卒中的基本知识,包括脑卒中的定义、类型(如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及常见的脑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其次,患者及家属还要了解如何识别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如面部或四肢突然失去力量、突然出现言语困难、急性剧烈的头痛等,当患者出现脑卒中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降低发病严重程度和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最后,患者及家属应明确认识脑卒中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和方法,家庭康复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才能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改善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

▎了解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脑卒中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家属(或照护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脑卒中患者常年卧床需要选择舒适的体位,患者家属需要定期为患者翻身和拍背,避免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到挤压,降低压疮的发生风险。患者家属还需要定期按摩患者肢体,帮助患者做被动运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脑卒中患者通常免疫力低,口腔护理同样重要,否则容易出现口腔内菌群失调等问题。患者家属可定期对患者口腔进行检查,使用生理盐水浸泡的棉球擦拭患者的口腔内部。此外,对存在运动障碍的脑梗死患者,需要做好床边防护,避免患者意外坠床,日常生活用品需要放在患者方便取用的地方。

▎坚持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是脑卒中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主要包括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

1. 物理疗法是脑卒中康复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一系列物理手段和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增强平衡和协调能力。对于下肢控制力的提升,物理疗法尤其重要。如肌肉力量训练是通过渐进性的阻力训练,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患者站立、行走和转移的能力;平衡训练是使用平衡板、稳定球等设备,帮助患者在不同难度下保持平衡,逐步改善步态和行走稳定性;关节灵活性训练是通过拉伸和关节松动技术,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减少肌肉紧张和僵硬,为下肢运动提供更好的基础。

2. 作业疗法主要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和训练,帮助患者重新掌握日常生活技能,提高自理能力。如功能性训练是设计模拟日常生活场景的任务,如穿衣、洗漱、烹饪等,帮助患者在实际操作中锻炼下肢的控制力和协调性;认知训练是针对脑卒中后可能出现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认知障碍,进行专门的认知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信息处理速度;环境适应训练是帮助患者适应不同的环境,如家庭、社区、工作场所等,提高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保证充足合理的营养促进细胞修复

合理饮食可以为脑卒中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促进脑组织细胞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

1. 每日推荐摄入适量谷薯类,蔬菜、水果类,肉、禽、鱼、乳、蛋类,豆类食物,注意粗细搭配,优先选择低糖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荞麦、玉米面、小米、燕麦、糙米等。

2. 多用蒸、煮、炖、拌、氽、水熘、煨、烩等少盐少油的烹调方式。烹调时间可稍延长,以便食物更软烂,减少患者咀嚼难度,易于消化和吸收。针对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可将固体食物变成泥状或糊状,但不能做成稀液体,以免患者误吸,可在稀液体内加入增稠剂,增加黏度。

3. 当患者年龄较大、胃肠道吸收能力降低或需要无渣饮食时,建议选择肠内营养素,精确计算摄入的能量、蛋白质,评估患者每日摄入量是否达标。《脑卒中防治科普宣教专家共识》指出:建议膳食种类多样化,推荐以蔬菜、水果、鱼类、豆类、坚果类、谷类为主的地中海饮食。具体建议每天摄入谷薯类250—400克,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牛奶300克;每天摄入鱼、禽、蛋和瘦肉总量120—200克;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烹调油摄入25—30克,建议用橄榄油;每天摄入糖控制在25克以下。

▎做好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

脑卒中的后遗症通常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患者会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表现为沮丧、焦虑,甚至轻生等。因此医护人员需要从心理角度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坚强面对疾病,乐观面对生活,在帮助患者身体康复的同时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健康。日常生活中患者家属需要多从患者角度思考问题,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多陪伴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照顾。对患者的关爱不能停留在语言上,更要通过行动如增加身体的接触,让患者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提升患者康复、生活的信心。精神压力对脑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不利。出现不良情绪,患者需要及时自我调节,同时家属也需要通过交流和沟通及时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必要时应寻求专业帮助。

总而言之,脑卒中属于严重的脑部血管疾病,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需要从多方面开展健康康复训练,降低疾病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