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来横祸如何破
作者: 马丽
冬季寒冷、草木凋零、蛰虫伏藏。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很多人都喜欢晒晒被褥、衣物,感受阳光的温暖。可是,很多人却没想到在这本该是蛇虫鼠蚁最不活跃的季节,竟然被小小的蜂给蜇伤了。蜂蜇伤,这一看似不起眼的意外,实则可能引发严重的身体不适,甚至威胁生命。因此,了解并掌握正确的蜂蜇伤处理方法,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大家在面对这一情况时,迅速、有效地进行自我救助。
▲ 认识蜂蜇伤
蜂类,作为自然界中重要的授粉者,同时也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昆虫之一。它们种类繁多,其中对人类构成威胁的主要有蜜蜂和黄蜂(俗称马蜂)。蜜蜂体型较小,身体黄黑相间,其毒液主要成分为酸性物质,蜇人后通常会留下毒刺;而黄蜂体型较大,颜色鲜艳,毒液呈碱性,蜇人后不会留下毒刺,但可能多次攻击人。
蜂蜇伤的症状因人而异,轻者仅表现为局部红肿、刺痛、瘙痒,重者则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过敏性休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蜂蜇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 蜂蜇伤后的紧急处理步骤
1. 移除毒刺
被蜂蜇伤后,首要任务是迅速移除毒刺。蜜蜂蜇伤,毒刺会留在皮肤内,需要使用镊子或信用卡(边缘)等平滑物品,轻轻夹出或刮出毒刺,避免用手直接挤压,以免将更多毒素挤入体内。黄蜂蜇伤则无须此步骤,因为它们不会留下毒刺。
移除毒刺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同时,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加重身体不适。
2. 清洗伤口
(1)蜜蜂蜇伤:蜜蜂毒液呈酸性,应使用肥皂水、3%氨水或5%—10%碳酸氢钠水等碱性溶液清洗伤口,中和毒液,减轻疼痛和肿胀。
(2)黄蜂蜇伤:黄蜂毒液呈碱性,要用食醋、3%硼酸或1%醋酸等弱酸性液体清洗伤口,达到中和效果。
清洗伤口时,应避免使用红药水、碘伏等刺激性药物擦拭伤口,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同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3. 冷敷
清洗伤口后,应立即对蜇伤处进行冷敷。可以用布包裹住冰块或用冷水袋对伤口进行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冷敷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可根据个人感受适当调整。
冷敷时,要确保冰块或冷水袋不会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冻伤。同时,冷敷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
4. 局部用药
对蜂蜇伤引起的疼痛和瘙痒,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物进行涂抹,以控制炎症、减轻症状。此外,抗组胺药、止痛药和糖皮质激素油膏等药物也可用于缓解不适症状。具体使用哪种药物,应根据伤口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
用药前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确保药物适用且不会引发过敏反应。同时,遵循医嘱正确用药,避免自行增加剂量或延长使用时间。
5. 观察症状
蜂蜇伤后,应密切观察身体症状的变化。特别注意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周身瘙痒、皮疹、头晕、呼吸困难、面部肿胀、心跳加速等。这些症状可能是严重过敏反应的先兆,必须立即就医。
一旦发现过敏反应迹象,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口服抗过敏药物,采取平躺、抬高双腿等措施,以减轻心脏负担,缓解不适症状。
▲ 蜂蜇伤的特殊情况处理
(1)多处蜇伤或群蜂攻击:如果身上多处被蜂蜇伤或遭遇群蜂攻击,应立即就医。多处蜇伤可能导致大量毒素进入体内,引发严重的全身反应。就医时,应告知医生被蜇伤的具体情况,以便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孕妇和儿童被蜂蜇伤:此类特殊人群应特别关注身体状况。孕妇和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和并发症。一旦发现不适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
▲ 有效预防蜂蜇伤
为了有效预防蜂蜇伤,我们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被蜂蜇伤的风险。
1. 穿长袖长裤防止被蜇
进行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也可有效减少被蜂类叮咬的机会。头部和手部也是蜂类容易攻击的部位,戴帽子和手套可以提供额外的防护。
2. 远离蜂巢,避免惊扰蜂群
在户外活动时,应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接近蜂巢或惊扰蜂群。如果发现蜂巢,应保持安静并迅速远离。遇到蜂类时,不要奔跑、扑打或大声尖叫,这些行为都可能激怒蜂类并引发攻击,应保持冷静,慢慢后退,避免与蜂类发生冲突。
3. 特殊人群注意避免被蜂蜇
(1)过敏体质者:过敏体质者,特别是已知对蜂毒过敏的人群,应尽量避免前往蜂类活跃的区域。如果必须前往,应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或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备用。
(2)野外作业与旅游者:在野外作业或旅游时,应特别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惊扰蜂巢。同时,穿着深色长衣裤进行防护并随身携带急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4. 减少吸引蜂类的因素
强烈气味的化妆品容易吸引蜂类,所以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此外,还需注意饮食与个人卫生,某些食物如含糖饮料、大蒜、洋葱等可能会吸引蜂类,因此在户外活动时应注意饮食的选择;同时,保持个人卫生,减少身体上的汗味和其他异味,也可以降低被蜂类叮咬的风险。
5. 做好环境管理
(1)修剪树木与清理垃圾:庭院或房屋周围应经常修剪树木,减少蜂类筑巢的机会。同时,及时清理垃圾和食物残渣,避免吸引蜂类聚集。
(2)避免栽种多汁植物:多汁植物易吸引蜂类前来采蜜,在房屋周围应避免栽种此类植物。
蜂蜇伤虽然看似轻微,但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掌握正确的蜂蜇伤处理方法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在户外活动时远离蜂类的方法,被蜂蜇伤后的紧急处理步骤,包括移除毒刺、清洗伤口、冷敷、局部用药及观察症状等关键环节,以降低被蜂蜇伤的风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