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痔”论治,让你无后“顾”之忧

作者: 付肖冰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约50%的成年人在其一生中会患不同程度的痔疮,可出现疼痛、出血和瘙痒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轻度痔疮具有自愈性,造成许多患者不重视,迁延至重度不得不“大动干戈”。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平衡,中医防治痔疮,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减少复发。

▎中医对痔疮的理解

《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饱食指饮食过饱或饮食不节,指过食肥甘、辛辣食物可导致痔病。六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如果长期过度饱食或饮食不节,可导致食物在胃肠内郁积,腹腔压力增大,气血不畅,经脉阻滞。“筋脉横解”指郁积过久,燥热内生,下迫大肠,热邪与气血相搏,损伤肠腑的脉络(组织),形成痔疮。“肠澼”表述痔疮出血的特点,痔疮是引起便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痔的临床表现有肛门肿物、便后肿物脱出及便血三大症状,其中便血是痔疮最常见及最早出现的症状,痔疮的便血有颜色鲜红,点滴或喷射而出,多无肛门疼痛及大便习惯改变等特点。

痔疮的病位在肠,但病因与脾胃和肝相关。如果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差,可导致食物在胃肠中郁积;肝主疏泄,可调节人体内气血,肝郁气滞会加重气血瘀滞,导致痔疮形成。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中医将痔疮分为多个类型:

(1)肝郁气滞型:特征为肛门胀痛,常伴随便秘。此类型多是压力大、情绪不畅导致。

(2)脾虚湿盛型:特征为肛门湿润、便溏或便秘、食欲减退。此类型多是饮食不当、脾胃虚弱导致。

(3)血热型:特征为大便出血鲜红,肛门部位疼痛明显,常伴口干舌燥。此类型通常与过食辛辣有关。

(4)气血两虚型:表现为肛门重坠、神疲乏力、面色苍白,便秘时出血,多是长期失血或身体虚弱所致。

▎中医特色疗法治痔疮

(1)坐浴:治疗痔疮有独特优势,可作为首选。选用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苦参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材,煎制成汤后坐于药液中,可有效缓解肛门区域的疼痛、瘙痒与肿胀,加速痔疮消退。坐浴时,水温要维持在40 ℃左右,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日可进行1—2次。

(2)药膏: 药店有专门治疗痔疮的外用药膏,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临床疗效显著,广受患者好评。使用时将适量药膏轻柔涂抹于痔疮患处,稍作按摩以促进吸收,同时注意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与干燥,避免药膏沾染衣物。

▎预防痔疮基于生活

(1)调整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每天保持足够饮水量,有助于软化大便,减少肛门负担。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胡椒等,容易刺激肠道,加重症状。少吃油腻食物,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和便秘。咖啡和烟酒对肠道有刺激,不利于肠道血管恢复。

(2)改变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可确保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适度运动,可改善人体气血运行。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尤其重要,避免长时间蹲坐厕所,及时排便,防止便秘。

(3)情绪管理:减轻压力,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负面情绪对气血产生影响。

(4)自我监测:留意排便情况和有无相关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防止病情加重。必要时定期检查肠道健康情况,防患于未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