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作者: 聂振轩 杨丽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又称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疾病,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区域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日常饮食、言语及面部舒适度。本文将介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相关知识,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并提供一些治疗建议。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概述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指涉及颞下颌关节相关结构的解剖和功能异常所引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颞下颌关节是咀嚼、说话、吞咽等动作的重要支点,发生异常时,会出现弹响、疼痛、磨损、错位或破裂等症状。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它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包括遗传因素、咬合异常、慢性牙周病、颞下颌关节炎、严重外伤等,而长期磨牙和压力过大是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主要因素。另外,如风湿性疾病、肌肉疼痛症等全身性疾病,也有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因
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压力及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下颌的运动和咀嚼功能。患者常常不自觉地咬紧牙关或磨牙,使咀嚼肌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这种异常的肌肉张力会传递至颞下颌关节,干扰关节的正常运动和受力平衡,从而诱发或加重颞下颌关节紊乱。
咬合因素:牙齿排列不齐、牙齿缺失、错颌畸形或过度磨损等情况,会使上下牙齿在咬合过程中应力分布不均,导致颞下颌关节长期承受异常压力。这种异常压力会改变关节结构,增加关节负荷,破坏关节的正常运动轨迹和结构稳定性,导致关节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症状与影响
影响生活和进食:早期表现为张口疼痛、关节弹响,咬合疼痛、咬合无力等症状。关节部位在进食、按压时出现疼痛,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进食。
关节结构破坏:随着疾病的进展,关节结构被破坏,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关节盘穿孔等,进一步加重进食困难,甚至影响说话。
其他不适症状: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严重时,不仅会造成下颌运动障碍,出现张口受限,张口时下颌偏斜,下颌左右侧运动受限等,还可伴有颞部疼痛、头晕、耳鸣等不适症状。
疼痛引发不良情绪:颌关节疼痛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之一,疼痛可能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社交状况,从而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
当出现颞下颌关节区疼痛、活动时弹响、下颌运动障碍等表现时,应考虑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可能。建议及时就诊,明确诊断,必要时遵医嘱规范治疗,以改善预后,规避相关并发症。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诊断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为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临床表现:首先,医生要确定患者是否有张口受限,颞下颌关节是否有弹响,张口有无阻挡、锁结及脱臼感,在咀嚼食物或大笑时是否伴有疼痛,耳部、颞部、颊部及周围是否有压痛;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常年偏头痛、头颈部疼痛等症状。此外,医生还需要询问患者颌骨部位是否受过外伤,或是否患有风湿免疫类疾病。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以关节区疼痛、运动时弹响、张口运动功能障碍为主。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会因为咀嚼紊乱、关节移位等原因,出现咬肌疼痛,常见原因可能为咀嚼功能异常、过食硬物、咬合关系不良、缺失牙长期未得到修复、偏侧咀嚼或出现病理性关节损伤等。大多未出现病理性改变的症状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得到缓解,个别情况需要手术或药物配合治疗。
影像学检查:目前,X线检查是评估颞颌关节结构的常用方法。但建议用磁共振成像(MRI)对颞下颌关节区进行检查,特别是观察关节盘是否存在前移位、穿孔、关节囊内积液等。
在临床评估中,影像学检查是为了找出结构问题,如X线、CT和MRI可以显示关节结构的异常,其中MRI对软骨、骨质和围关节软组织的状况能清晰显现,能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治疗
物理疗法: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专业的热敷包轻轻敷于患侧面部,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放松紧张的咀嚼肌。对于急性发作期,如关节周围出现红肿热痛,可采用冷敷,以减轻炎症和肿胀。使用冰块或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患处,每次不超过20分钟,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此外,辅助使用口腔牵引器,通过改善颞下颌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功能状态,减轻患者的症状。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过硬、需要大力咀嚼的食物,如坚果、牛肉干等,以免增加颞下颌关节的负担。
纠正不良习惯:纠正不良习惯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治疗有重要作用。避免养成单侧咀嚼食物的习惯,应尽量双侧均衡使用;避免过度张口、如长时间说话、唱歌或大笑等;减少咬笔、咬指甲等不良习惯,以减轻关节的负担。
改善不良情绪:如果长时间处于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中,也容易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因此,应积极调整心态,可以多进行户外活动或与人倾诉,帮助缓解不良情绪。
药物治疗:患者疼痛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抑制炎症、缓解疼痛。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肌肉松弛剂或抗抑郁药(如三环类抗抑郁药),缓解肌肉紧张和焦虑情绪。此外,三环类抗抑郁药常用于治疗慢性口颌面疼痛和各种口腔感觉不良。
正畸治疗:若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因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异常引起的,可考虑进行正畸治疗,以调整牙齿排列,改善咬合关系,从而减轻关节负担。
咬合板治疗:咬合板是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使颞颌关节及颌面部肌肉的症状得到缓解,对于消除弹响、减轻疼痛、治疗磨牙具有较好效果。通过佩戴咬合板(如稳定咬合板、再定位咬合板等),调整咬合关系,从而缓解关节压力。
手术治疗:对病情严重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包括颞下颌关节置换术、关节镜手术、开放手术。关节镜手术主要是清除关节内粘连,修复损伤软骨,适用于轻度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开放性手术主要是进行软组织修复、韧带重建、关节盘修复等操作,适用于严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如出现关节盘穿孔、严重骨关节炎等;颞下颌关节置换术的使用相对较少,主要是将受损的颞下颌关节进行移植或置换,适用于慢性严重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但风险较高,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多学科联合治疗的效果
多学科联合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中,该方法引入了多种治疗手段,通过联合应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例如: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疼痛,物理疗法可以改善颞下颌关节的功能,手术治疗可以改变病变部分的结构,康复训练可以进一步增强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具体效果如下:
症状缓解:多学科联合治疗通过综合应用物理疗法(如超声波、激光、超短波治疗)、手法治疗、药物治疗、颌垫治疗及正畸治疗等多种手段,能有效缓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弹响及张口受限等症状。例如:局部物理治疗和手法治疗能放松紧张的咬肌,减轻关节压力;颌垫治疗可以稳定关节盘,恢复正常的盘-髁关系;正畸治疗能够调整咬合关系,减少关节负担。
功能恢复:在症状缓解的基础上,多学科联合治疗还能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和关节运动训练,患者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的张口度和咀嚼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长期疗效:多学科联合治疗在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中具有显著的长期疗效。例如:通过功能矫形治疗和咬合重建,成功改善患者的面型和咬合关系,减少复发,促进关节的修复和重建。
结语
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措施,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纠正不良习惯及调整心态等,而多学科联合治疗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可能性。要提升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定期检查、及时干预、科学治疗,从而维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