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出现抑郁情绪怎么办

作者: 赵丽丽 高金花

青少年出现抑郁情绪怎么办0

抑郁情绪是一种典型的负面情感障碍,具体表现为压抑、悲伤且不愉快的心理状态,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是抑郁情绪的高发人群,特别是10~19岁的青少年。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调适或干预青少年的抑郁情绪。

青少年为什么会出现抑郁情绪

自我情绪调节的失控: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系统和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情感稳定性和情绪调节能力受到影响,导致情绪调节能力较弱,情绪容易波动,冲动性强。童年期的创伤经历(身体和情感虐待、情感忽视等)可能会导致社交不安全和缺乏社会支持,加剧他们的情感孤立。

和谐家庭氛围的缺失: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如父母比较严厉,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会更加严重,容易出现抑郁情绪。父母过度干涉,严厉惩罚,长期受到批评和否定,负性言语刺激容易导致青少年发生焦虑和抑郁。过分的保护和溺爱、父母关系不协调、孩子缺乏陪伴、家庭暴力、父母酗酒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不良学校文化的影响:学校学习压力大,考试焦虑、人际关系差,恶性欺凌行为,受到同伴和网络的诱导、早恋后情感不顺等都是引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老师的教育方式、校园和班级的文化氛围,同学及师生关系等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神经生物学因素:主要包括5-羟色胺、谷氨酸、多巴胺等物质代谢的影响,抑郁也可能与遗传存在相关性。

如何帮助青少年调节抑郁情绪

1.构建和谐家庭环境

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父母应给予孩子更多关爱,情感支持和正确引导。尊重理解孩子,保护他们的兴趣和天赋,倾听孩子的诉求,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密切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一旦发现情绪异常,应及时与学校或老师进行沟通。

父母转变教育理念:父母应该改变将学业看的高于一切的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提高孩子的挫折应对能力。

父母保持平常心:父母避免对孩子过度施压,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给予孩子适当鼓励和肯定,增加自信心,避免用偏激的方式对待孩子。积极努力与孩子一同培养兴趣与爱好,增加亲子互动时间,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度过青春期。

父母积极共情:得知孩子出现抑郁情绪后,父母应调整好心态,换位思考,如果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应向孩子道歉。父母与孩子一起探讨抑郁情绪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2.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

开设心理课程:组织心理班会课、趣味心理活动等提高青少年对青春期心理特点的认知水平,协助他们获得个性发展和情绪控制基本规律的认识,增强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合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心理老师引导学生用发展眼光看待自己,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特长上。

提供同辈支持:老师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倾诉,帮助学生建立及维护好同学关系,发挥同龄人的支持作用,构建青少年个体成长所需要的更大包容和柔性关怀。

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对情绪长期低落、悲观抑郁、自卑内向、人际关系恶劣等情况的学生,心理老师应做好个体辅导,利用认知行为疗法来调整青少年思维,并教授他们应对心理压力的技巧,如合理宣泄情绪、转移注意力、提升精神情绪等,可以帮助青少年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对挫折的能力,从而解决他们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心理困扰。

加强生命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让每一个青少年成为“我自己”,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积极引导青少年追寻生命存在的价值感,在学习与生活中体验到爱与被爱,去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积极培养心理品质,通过文学影视欣赏、艺术欣赏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通过主题班会课等发展学生个性和人格品质,培养学生接纳自己和乐观开朗的性格,自尊自信以及爱己爱人的人文精神。

成立杜绝校园欺凌行为管理小组:设置监督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开展法制教育,进行反面教材事例分析。定期举办预防校园欺凌伤害主题教育班会,对特殊人群重点关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及时化解各类矛盾。

3.培养良好的个人心态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青少年要了解抑郁情绪的危害和后果,遇到困难和压力时主动找同伴、老师及家长诉说,选择合适的途径宣泄不良情绪。

做擅长的事:青少年可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锻炼实践能力提高自尊水平。勇于展示自己的特长,重拾自信。

做喜欢的事:青少年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愉快的心情,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方式丰富业余生活,如听音乐、画画等。青少年也可以通过饲养自己喜欢的动物,如猫、狗等来满足情绪价值的需求。

4.建立健全社会防护体系

做好公众宣传:通过电视新闻、网站首页等传播渠道让青少年更加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遭受虐待、欺凌等行为时知道该如何应对。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培训,为学校老师和家长提供法律法规和危机干预方面的培训,促使他们了解相关知识,有效监测青少年的情绪与行为。

加强专业心理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建设: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协会,有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还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让青少年分享自己的心情,互相支持,共同面对心理困扰。在线平台如热线电话962525、12355等,为青少年提供便捷保密的求助渠道,在平台上寻求专业的帮助和建议。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与青少年建立信任、接纳、尊重的咨询关系,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需求、想法和感受。

对于青少年抑郁情绪的防治不仅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与调动,还需要对个体内在心理变化进行有效监控与把握。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当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共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