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青少年放射诊疗做好防护措施
作者: 王欣远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放射检查在青少年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对辐射较为敏感,因此在进行放射诊疗时,必须严格遵循防护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非检查部位,以保障青少年的健康与安全。本文将介绍放射诊疗的方法、原理、过程及防护措施,提高大家对放射检查的认知。
什么是放射诊疗
放射诊疗,也称为放射医学或辐射医学,是指利用电离辐射(如X 射线、γ 射线、β 粒子等)进行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放射诊断是通过使用不同的成像技术来生成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帮助医生评估健康状况或识别疾病。常见的放射诊断方法包括:
X 射线摄影: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放射诊断技术,可以生成人体骨骼和其他致密组织的二维影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通过X 射线对人体进行多角度的扫描,然后计算机再对这些扫描结果进行处理,最终得到人体内部的三维影像。
放射诊疗的原理
1. 放射诊断学原理
X 射线成像原理:X 射线是一种高能量的电磁波,当它穿透人体时,不同密度的组织会吸收不同量的X 射线。例如:骨骼等致密组织吸收较多,而软组织吸收较少。通过探测器接收剩余X 射线并转换为图像,从而反映出身体内部结构的情况。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原理:CT 是基于X射线技术的一种高级成像方法。它通过从多个角度对患者进行X 射线扫描,并使用复杂的数学算法重建出横截面的图像。这些图像可以提供比传统X 线片更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性质和位置。
核磁共振成像(MRI)原理:MRI 不涉及电离辐射,而是利用磁场和无线电频率脉冲来激发体内氢原子核的旋转运动。当停止发射无线电波后,氢原子核会回到原来的状态并释放信号,这些信号被接收器捕捉并通过计算机处理转换为图像。由于水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氢原子,而软组织中水分含量较高,因此MRI 可以清晰显现软组织病变。
2. 放射治疗学原理
外照射放疗(EBRT)原理:通过直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粒子束(如X 射线或质子),直接瞄准肿瘤细胞。高能量的粒子能够破坏癌细胞的DNA,阻止其分裂和增殖,同时尽量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影响。
近距离放射治疗原理:将密封的放射源放置在靠近或直接插入肿瘤的位置,给予局部高剂量的辐射。这种方法能以非常精确的方式向肿瘤输送辐射剂量,同时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
青少年放射诊疗的过程
青少年放射诊疗过程是一个复杂且需要高度专业性和谨慎性的医疗活动,旨在确保诊断的准确性与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尽可能减少辐射对青少年身体的影响。以下是放射诊疗过程的步骤:
1. 预约与安排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技术:根据青少年病情紧急程度和设备可用性安排诊疗时间,并决定使用哪种成像技术(如X 射线、CT、MRI 等)或治疗方法(如外照射放疗、质子疗法等)。
准备指导:给患者提供具体的准备指南,如是否需要空腹、穿着要求(通常建议穿宽松衣物)、去除金属饰品等。
2. 放射诊断过程
定位与固定:医生应帮助青少年摆放正确的检查姿势,以便获得清晰图像。对于无法完全不配合的青少年,可适量使用镇静剂。
防护措施:为非检查区域覆盖铅制屏蔽板或其他防护设备,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3. 成像操作
X 射线摄影:技师调整机器设置后快速拍摄所需部位的照片。
CT 扫描:患者被缓慢送入扫描仪内,接受从不同角度拍摄的X 射线,整个过程由计算机控制并合成三维图像。
MRI 检查:在强磁场环境中,通过发射无线电波并接收回声信号生成软组织图像。由于没有电离辐射,此过程相对安全,但需注意体内金属物体的存在。
核医学成像:注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药物后需等待一定时间,使药物分布到目标器官,然后用特殊相机捕捉释放出来的γ 射线形成图像。
4. 放射治疗过程
模拟定位:利用CT 或MRI 等影像技术精确定位肿瘤位置,规划照射路径,避免伤害其他重要器官。
治疗计划:基于模拟结果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剂量计算、照射次数、每次照射的具体参数等。
实际治疗:按照预定方案执行,每天或每隔几天进行一次短时程的高能粒子束照射。治疗期间密切监控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情况。
5. 后续处理
观察与支持:对于接受放射治疗的青少年,医护人员会在治疗后继续监测其健康状态,提供必要的营养建议和支持治疗。
图像解读与报告:放射科医师会仔细分析得到的影像,撰写详细的诊断报告,并与患者的主治医生共享信息用于制订治疗方案。
青少年放射诊疗的防护措施
1. 个性化评估
医生需根据青少年的年龄、体重、病史等因素制定订个性化的诊疗方案,选择最合适的成像技术或治疗方法,并优化参数设置以减少辐射暴露。
2. 使用屏蔽设备
铅制防护服:为青少年提供铅制围裙或其他形式的屏蔽物覆盖非检查部位,特别是甲状腺、性腺等对辐射较为敏感的区域。
局部屏蔽: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检查(如牙科X 光),可以使用小型铅挡板来保护眼睛和其他相邻器官。
3. 最小化曝光时间
缩短扫描时间:通过升级成像设备,如采用螺旋CT 或快速MRI 序列,可以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减少扫描时间。
限制拍摄次数:只拍摄必要的影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4. 优化技术和参数
调整机器设置:技师应该根据青少年的具体情况调整X 射线机或CT 扫描仪的千伏(kV)、毫安秒(mAs)等参数,降低辐射输出且不影响影像效果。
选择适当的成像模式:在胸部X 线检查中,优先选用肺窗而非骨窗,因为所需的辐射剂量较低。
5. 合理应用镇定剂
对于因恐惧或紧张而难以配合的青少年,可以在麻醉师指导下给予适量的镇静剂,从而减少多次尝试造成的额外辐射暴露。
6. 环境控制
确保诊疗室内的辐射源得到妥善隔离,防止辐射泄漏到周围环境中。
青少年放射诊疗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过程,需要医疗团队紧密合作,确保青少年免受不必要的辐射危害。严格执行放射诊疗的防护措施,可以在有效诊治疾病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青少年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