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要注重文化品格的培养
作者: 李国宇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教育部于2022 年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其中明确定义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接受英语课程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些素养既促进个人终身发展,又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能够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培养其对多元文化的探索兴趣。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关注文化品格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与时俱进,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培养学生文化品格方面,需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文化学习中学会正确判断,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此,教师可以广泛阅读,不断学习各类知识,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扎实自身的文化底蕴,才能有效指导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
拓展课外活动,增强跨文化交际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应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前往西餐厅担任志愿者,教师应提前联系当地西餐厅的专业服务人员,为参与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及志愿者队员提供相关培训,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餐桌礼仪知识付诸实践,又能获得实际体验。通过拓展英语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在体验多元文化乐趣的同时,切实提升与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交流能力。
借助传统文化,培养批判思维
在培养学生文化品格时,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更加重视中华民族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让他们在文化对比中培养批判性思维。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已增加了对国内外重要节日的系统介绍,如春节与圣诞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国内外节日的起源、传统习俗,并通过比较分析其文化活动的异同之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更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中外文化的特点与内涵。
开展阅读活动,培养人文素养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持续努力的过程,学生需要广泛接触英语阅读材料,整合课内外学习资源,通过持续的知识输入逐步提升语言能力。教师可以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借助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例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英语国家文化进行甄别和筛选,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中的文化信息,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理解英语国家文化,从而使其最终能够自然、准确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英语文化教学中持续探索与实践,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深入挖掘教材文化元素、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化品格,促使他们成为兼具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