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胡福山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要调整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数学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具备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和较高的学习要求,部分学生会感到焦虑、沮丧或自卑,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数学学习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和实际抗压能力。
保持教学热情创设积极的教学氛围
教师需要从多个维度出发,确保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首先,教师需要保持教学热情,通过微笑教学、积极互动、耐心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和解题的兴趣。其次,教师还应创设更为积极且优质的数学教学氛围,精心准备教学材料,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同时,重视营造和谐、包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提问,通过表扬和鼓励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以“倍的认识”教学为例,教师应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并能自主解决与倍数相关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讲解倍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分苹果、分糖果等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安排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索倍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学习状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以更好地应对数学学习压力。
将数学概念具体化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情境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教师应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知识转化来解释数学概念,或者利用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等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教师还可以创设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与技巧,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数学学习的同时获得心理成长。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这部分内容涉及到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以及简单的分数计算。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如分蛋糕、分水果等,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直观感受分数的产生和应用,从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布置一系列简单的分数计算题,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失误,这正是引入情绪管理的契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分数和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数的应用问题,鼓励他们面对分数计算和应用方向的挑战,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同时教会他们如何正确看待失败和挫折。
引入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部分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较高的理解难度,需要小组合作探究以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或任务,并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鼓励学生在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还应关注学生之间在数学基础、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式下理解数学知识。此外,教师应鼓励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互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促进学生的解题思路完善和数学能力的提升。
以“运算律”的教学为例,这部分内容包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这些运算律是数学运算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运算律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运算律进行探究,鼓励学生在组内进行讨论,共同探索运算律的性质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对基础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逐步掌握运算律的概念和应用;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综合题目,将多种运算律整合起来,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设计多样化的数学活动教授压力管理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数学活动,教授学生应对压力的技巧,培养他们正确的数学学习心态。教师应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旅行等场景设计情境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开展数学游戏、竞赛活动,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压力,如考试压力、作业压力等。教师应向学生讲授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有助于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圆柱与圆锥”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计算复杂、理解困难等问题,从而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此时,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简单、实用的压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练习等,帮助他们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此外,教师还应通过积极的情绪传递和正向激励,引导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挑战数学中的难题,促进数学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融合。
结语
在现代教育阶段,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融合教育,学生能够掌握更多心理健康知识和压力排解手段,正确应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