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易发因素与护理措施
作者: 靳晶晶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肌肉疲劳性无力。重症肌无力危象是指重症肌无力恶化,呼吸肌无力而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需要呼吸支持。儿童重症肌无力危象具有病情危重、预后差的特点,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儿童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易发因素
1.感染
感染是引起儿童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常见原因。这是因为儿童的身体发育不成熟,免疫力较低,加上疾病导致免疫抑制,或者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得患儿更容易发生感染,从而引发重症肌无力危象。
2.胸腺切除
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而胸腺异常与重症肌无力的发生密切相关。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常用方法,但术后容易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且发生率较高。
3.药物
皮质类固醇激素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常用药物,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然而,如果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或者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用药剂量不合理,都可能导致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此外,氨基糖苷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靶向治疗药物等也可能引发重症肌无力危象。
4.负面情绪
由于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步丧失,因此普遍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心理应激反应会引起多种躯体症状,从而引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
儿童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护理措施
1.预防感染
采取积极的预防感染干预措施可以降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因此,需要做好病房的消毒管理,特别是各种仪器设备的消毒,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机械通气期间,需要做好气道护理,指导患儿咳嗽排痰,定期协助患儿翻身。必要时实施体位引流、雾化吸入、吸痰等措施,以预防肺部感染。口腔护理应每天进行3次,可以减少口腔菌群数量和清除食物残渣。此外,进食后应抬高床头。
2.识别儿童重症肌无力危象
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儿童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表现,以便做好该病的识别并早期干预。在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前,患儿可能出现抬头无力、吞咽障碍、发音障碍、唾液分泌过多、发热等症状。重症肌无力危象还会影响患儿的呼吸功能,出现呼吸加重、三凹征、说话憋停等症状,甚至出现窒息、心跳骤停等症状。因此,早期识别和及时抢救至关重要。
3.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年龄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加上重症监护室采取封闭管理,容易使患儿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需要优化病房布置,并加强与患儿的沟通交流,改善患儿的心理状况,促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例如:可以借助手机视频让患儿与家长对话,从而减轻患儿的负面情绪;同时指导家长在探访时多鼓励、安慰患儿,从而降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风险。
结束语
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时患儿病情进展迅速,会出现呼吸肌麻痹,进而引发呼吸衰竭,是造成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儿童是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高发人群,需要明确引起该疾病的相关因素,并做好护理干预,从而控制病情,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