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年轻化的原因及预防

作者: 蒋国金

慢性病患者年轻化的原因及预防0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癌症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四大慢性病”,疾病监测和大数据显示其整体呈年轻化发展趋势。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各类慢性病的患病平均年龄逐渐下降,本文将由此展开分析与讲解。

慢性病患者年轻化的趋势与原因

慢性病的病因包括多种因素,其中最为首要的是个人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占全部因素的60%,其次是环境因素,第三是遗传因素,总之,生活方式对于各种慢性病的形成占据主要影响地位。而生活方式也是能够被控制及自我调整的,其中日常饮食、活动锻炼、烟酒问题及心理状态是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青年群体在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社交问题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容易出现不健康的饮食结构与习惯、过少的活动锻炼量、不良的心理状态等情况,长此以往,可能会形成慢性病。

首先是年轻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及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问题,长期影响下能够形成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其次是年轻人的活动量不足,不充足的日常活动量还会影响青年群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许多慢性病进一步年轻化发展。最后是年轻人学习、工作、生活压力大,长期处于焦虑及紧张的状态,会引起血压、血糖的波动,更容易出现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如果伴随长期睡眠不足,还会损害心脏健康,增加心脏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慢性病的日常预防要点

冠心病、2型糖尿病这些常见且具有庞大患者基数的慢性病,以及约有30%的癌症都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戒烟戒酒、管理体重等方式进行预防。

以2型糖尿病为例,在2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策略中,主要包括膳食营养、体重管理、适当运动、戒烟限酒、限盐及心理平衡几项防治要点。也就是说,生活方式的调整与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预防及基础治疗措施。例如:针对具有糖尿病发生风险的群体,一般建议每天都要进行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和抗阻力锻炼,同时如果能持续做到限制饮食、积极的管理体重及其他各项生活调整措施,那么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将至少降低43%。

慢性病的日常预防要点如下:第一,应当合理膳食,尽可能做到少油少盐、低糖低脂,在多吃新鲜蔬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酒精类饮品和红肉类食物的摄取,一日三餐尽可能安排不同种类的食物。第二,每天需要保证充足的身体活动量,每周保证至少5天的中等强度活动锻炼,每周的累计运动时间应该达到150分钟以上,减少久坐的时间。第三,戒烟戒酒应该及早提上日程,如果本身不存在吸烟饮酒的习惯也需要注意远离吸烟人群,减少吸入二手烟的概率。第四,保持心理健康及情绪状态稳定对于维持健康状态同样十分重要。鼓励合理宣泄情绪,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必要时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与疏导。第五,每日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一般建议青少年每天夜间睡眠时间7~8个小时。

当前,慢性病患者的年轻化趋势已然十分明显,多数慢性病的出现和发展都与不当的生活方式相关。青少年在提高相关慢性病认知的同时,还要积极提升自我生活方式的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慢性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