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心理治疗对青少年的影响

作者: 候德彰 张慧杰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生理发育迅速、情绪波动大、叛逆心理强,这些生理和心理变化都会导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不但会降低青少年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机体内环境,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支持性心理治疗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心理干预方法,对帮助青少年应对焦虑和抑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科普支持性心理治疗相关知识,以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什么是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起源于20世纪初期,是一种与精神分析相比,治疗目标更为局限的治疗方法,以心理动力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直接观察,缓解焦虑情绪,增强适应能力。

支持性心理治疗不仅包括心理方面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倾听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鼓励、安慰,给予精神上的理解与支持。

该治疗过程中无需特殊的设备,操作方法简单,治疗时间短。

支持性心理治疗的特点

良好的治疗关系:治疗师需要与青少年建立信任、尊重和理解的治疗关系,为后续的治疗奠定基础。

积极情感支持:表达对青少年的关心、同情和接纳,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信息传递:提供有关焦虑和抑郁的知识、应对策略及积极的信息,帮助青少年增强对自身状况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鼓励与肯定:鼓励青少年积极面对困难,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帮助其提升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支持性心理治疗对青少年的影响

情绪调节:帮助青少年识别和管理情绪,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

认知改变:纠正青少年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偏差,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应对方式,增强其心理韧性。

社会支持增强:促进家庭、学校和同伴之间的支持,改善青少年的社会环境,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自我效能提升:通过鼓励和引导,使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时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应对,从而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

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1.有效性

治疗方式温和、非侵入性,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更容易被接受和配合;对于轻度至中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能够及时提供帮助,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通过治疗不仅能改善症状,还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功能产生长期积极的影响。

2.局限性

对于严重的焦虑和抑郁障碍,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更具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治疗师的经验和专业技能,若治疗师水平参差不齐,可能会影响疗效;不同的青少年对支持性心理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需要个性化的调整和干预。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中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体系构建实证研究”(课题号:JG21CB23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