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 王晔玮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0

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历史是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其涵盖的知识时间跨度大、价值高、系统性强,学习难度相对较大。为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大力渗透积极心理学,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不断适应历史知识的学习,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历史核心素养,形成健全人格。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1.促使初中生心态改变,形成健全人格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比较敏感,想法比较多,同时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更新换代等,学生面临着各种诱惑。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容易陷入迷茫状态,影响心理健康,可能出现悲观、迷茫、心理承受能力低等问题。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运用积极心理学,可以让初中生不断转变各种消极心理。历史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深入到历史事件之中,对各种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发现学生的内在潜力,并对学生内心积极且向上的品质特征进行全面探索,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其逐渐形成健全人格,拥有全面发展的动力。

2.促进初中生的历史发散思维,强化核心素养

初中生拥有良好的思维模式,对学习和未来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如今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应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巧妙地渗透积极心理学,让学生在自然而然的学习状态下,发现和学习历史事件中历史人物的积极心态,让学生强化积极心理的同时,还能不断独立思考,提高思维活力。另外,教师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全面渗透,不仅可以让学生端正学习思想,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还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历史使命感,为未来学习和发展提供持续性的动力。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深挖教材,以榜样育心,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本质上是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以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创造力和人才培养,同时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其目的是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潜力,并追求美好生活。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挖教材,选取教材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进程等,对学生深入讲解和引导,并树立榜样,全面渗透积极心理学教育,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全面培养。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知识进行讲解,强调越王勾践内心有强大的积极力量,在困境中依然怀抱希望,坚守己心,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成为滚滚历史洪流中响亮的名字,激励着后世一代代人。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感悟,并将美好积极的品质内化于心,实现自身积极品质的不断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侧重引导学生学习古人遇到困难时永不言弃的精神和坚忍不懈的品质等,并以此将积极的心理种子扎根在学生的心中,促使学生不断获得成长和发展。

2.画教育之点,延课堂之线,扩积极之面

(1)激励创新,提升兴趣

当前阶段,初中学生群体学习压力比较大,会认为历史学科并非主科,对其不够重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较低。对此,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学生当下的心理,并巧妙地运用各种新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心理,让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并能够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满足感和持续性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对“远古的传说”这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知识的影像,促使学生可以不断产生兴趣,并对该课内容产生更为浓郁的探索欲望。又例如:在讲解“辛亥革命”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革命纪念馆之中,通过各种图画、数据及文字的记录,对孙中山先生的事迹进行全面了解。如此,学生会对历史知识和历史人物有更全面的感悟和体会,提升学习的兴趣。

(2)创造机会,体验成功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并给学生创造成功的经历,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兴趣,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可持续性动力。例如:教师在对汉武帝大一统相关历史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群体角度出发,让学生对汉武帝统一王朝过程中的各种角色进行扮演,如汉武帝、主父偃、董仲舒、卫青、霍去病等。学生扮演过程中,要根据当时的历史分析并抓住人物的特性,学生在表演完毕后,教师和全班同学进行点评,对于优秀的地方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并选出最佳演员,令学生体验成就感,有助于学生在后续的历史知识学习中,展现出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积极心理的全面培养。

总而言之,新课改对初中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历史教师需要不断突破原本的教学限制,并站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其积极心理进行全面培养。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榜样力量的渗透,让学生感受古人精神,内化积极品质,同时通过激励创新,让学生不断提升兴趣,并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实现积极心理的不断强化。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