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青少年自发性气胸

作者: 朱晨 孙慧

识别青少年自发性气胸0

自发性气胸是气胸的一种,是指在没有外伤或其他外部因素的情况下,肺实质或脏层胸膜出现破裂,导致空气从肺经脏层胸膜进入胸膜腔内引起胸膜腔积气,进而导致肺脏塌陷,并引起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自发性气胸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由于该病具有发展迅速且易复发的特点,一旦发病且未做好应对措施与准备,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自发性气胸的分类及特点

自发性气胸可根据有无肺部疾病分为:①无潜在肺部疾病的称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②存在潜在肺部疾病的称为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常见于青少年、身体质量指数(BMI)<18.5及有吸烟史的群体,其发病率及1年内复发率高与上述因素密切相关。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主要与肺部疾病相关,包括肺结核、慢性肺部疾病等。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及自救方法

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自发性气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咳嗽及呼吸困难等表现,或肉眼可见的肺部部分或全部塌陷。女性在月经期内出现上述表现,应考虑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

当青少年突发自发性气胸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具有一定医疗条件的医院。在等待救援期间,患者应立即停止走动或运动,平躺以减少对氧气的消耗和肺部的压迫。同时,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以减少因情绪波动增加耗氧量。如有吸氧条件,应立即进行吸氧。当医务人员询问时,应清晰准确地描述发病时间、环境、持续时间、既往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医务人员能快速准确地进行急救。

自发性气胸的预防管理

加强对自发性气胸相关知识的学习,青少年和家长可以加入相关学习小组或阅读专业医疗机构,进一步了解自发性气胸的相关知识。日常生活中,青少年要排查可能引起自发性气胸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保持正常体重和BMI值,适度运动、做好情绪管理,以及熟悉所处地区附近的医疗场所,如医院、诊所等,以便发病时能得到及时急救。此外,可以使用智能设备和软件检测和记录呼吸、心率及血氧水平的变化。

心理与社会支持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由于一些压力导致青少年情绪波动较大,可以通过呼吸训练、冥想等方式控制情绪、缓解压力、减少对疾病的恐惧与焦虑。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人士,对生活与学习进行合理规划。家庭成员的支持与关注对青少年成长具有巨大的帮助,无论是否存在疾病,青少年都需要与家人、同学、朋友进行沟通交流,以获得情感支持,提高自信心。

青少年患自发性气胸并不可怕,对疾病有充分的认知与准备,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或对身体造成的影响。而部分有既往病史的青少年患者也不应产生不良情绪,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积极治疗,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可以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使青少年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