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沟游记

作者: 霍静

天高云淡,伴着初春凉爽的微风,循着时光的踪迹,我来到了传说中的枫林公园——天桥沟风景区。在我的印象当中,只知道天桥沟森林公园属长白山脉老岭支脉,位于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北部,地处鸭绿江畔,为清朝“龙兴之地”和皇家围场之一。当我真正身临其境,才蓦然惊觉,天桥沟的确是个好地方,它带给人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红枫”“彩虹喊泉”“抗联遗址”等等,不一而足。

天桥沟是被联合国开发署认定为“世界六大无污染区之一”,是大自然的天然氧吧。进入景区之后,我拾级而上,一路前行,呼吸着大自然的新鲜空气,看着奇峰险壑,云雾飘渺;看着红叶翩翩,层林尽染;听着鸟雀啁啾,流水潺潺;听着落叶沙沙,秋风簌簌,无不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间。

我脚步不歇,路过“龟拜佛”“群驼峰”,不知不觉来到了“晓月峰”。在半山腰上,漫步走在溪边栈道中,四周枫树林立,我弯腰拾起一片掉落的枫叶,轻轻将它托于掌心,只觉叶脉清晰可见,色泽红艳如血,又热烈如火。面对此情、此景、此山、此水,一股无法抑制的喜悦与快乐想要从胸腔中喷薄而出,我想要大声告诉世人,这里有一处枫林圣地,来到这里绝对不枉此行。

走走停停,终于登至晓月峰最高处,放眼望去,只见万山红遍,三角枫、五角枫、九角枫等各式形状应有尽有,浅黄、金黄、浅红、橙红、紫红等一应俱全,层层叠叠,五彩斑斓,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世间罕有的绝美画卷。此时,我不禁想起杜牧的《山行》,诗里吟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又想起苏轼在《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里写道:“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虽只言片语,却也道尽了红叶的无限风情。

天桥沟游记0

离开晓月峰,我来到了“彩虹喊泉”,这里似乎是小孩子的天堂。一入眼的便是一个形似海螺的大号角,号角与喷泉相连,人们轮番对着号角大声呼喊,声音越大,产生的冲击力越大,喷泉水柱就喷得越高。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柱呈现出了一道七色彩虹,煞是好看。很多小孩子在互相比赛,看谁喊得大声,看谁呼喊出的喷泉喷得远,看谁能够喊出彩虹,赢得幸运。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我也被他们感染,幸福地笑了起来。

天桥沟除了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还是典型的红色教育基地,这里是杨靖宇将军战斗过的地方。在这里,有抗联一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四平乡政府、野战医院、瞭望哨、枪械库、杨洞等东北抗联遗址20多处,我每到一处都会肃然起敬,心潮彭拜,久久不能平静。看着陈列馆里的旧大刀、旧火枪、旧棉衣、旧水壶……眼前不禁浮现出杨靖宇将军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英勇就义的情景。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爷爷,他是杨靖宇将军吗?”我扭头一看,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指着墙上的一幅图问。“是啊,咱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个像杨靖宇将军这样的革命英烈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爷爷语重心长地告诉男孩。“我知道了爷爷!”小孙子答道。

结束一天的行程,走出天桥沟,回首翘望,漫山遍野的红枫,犹如为之披上了一件红色霞衣,渐渐地,与抗联遗址等铸就的红色血脉、红色基因融为一体。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