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万岁山
作者: 朱祖领
一
开封万岁山,又称寿山,最初是北宋时期的一座皇家园林。万岁山在园林掇山方面称得上集大成者,政和七年(1117年),精通绘画的宋徽宗下令修建一座园林,他把山水画的构图规律运用在这座园林的建造上,通过叠石为山、引水筑池等造景技法,把天下的山水形胜经典概括后,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其中。经过6年施工,这座园林终于建成。宋徽宗的创意不仅体现在园林设计上,还包括了各种奇思妙想,如用奇石、人造云雾、瀑布、人造气候环境等使得万岁山不仅在当时,甚至今日也是众游客心中的一大奇景。
万岁山不仅是一座园林,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宋徽宗希望通过建造这座园林来保证皇家血脉的繁衍,于是根据风水学的说法,它被建在了皇宫的东北八卦“艮”的方位上,因此万岁山也被称为艮岳。然而,历史上的万岁山经历了战火的洗礼,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侵围攻宋都汴梁,万岁山在战火中毁于一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万岁山通过多次修建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充满武侠气息的景区,更名为“万岁山·大宋武侠城”,这个转变不仅保留了原始园林的自然美景,还融入了丰富的武侠文化元素,如剑门、鼓群、刀门、枪门、弓门、珍珑棋局、九龙瀑等景观,以及大宋武馆、十字坡、江湖街等实景建筑,让游客仿佛穿越到千年前的宋朝,一览武侠世界的魅力。
刚走到万岁山景区大门,就看见身穿宋朝服装的卫士站在门口,他们一个个武威高大,身上挂着腰刀,与人说话却很和善。
进得大门向左是水浒里,向右约五六十米处有一泊湖水,湖水的一边矗立着一艘巨轮,被人们称为“庞然大物”,巨轮是仿造宋朝时期宋徽宗命名的“神舟号”大船建造的,名字也一并沿用了下来。船体采用钢筋水泥结构,长40米,宽10米,高7.5米,可通过一侧的梯子登船游览。上得船顶,船的两侧顶部各设有一排古炮,船舱顶部平台安放有几面大鼓,供实景演出时使用。从神舟号右侧向前走,左边是一条小河,小河两岸皆垂柳,柳枝上缠绕着一串串彩色小灯炮,一树一种颜色,到了晚上美丽极了。
二
越往前走景点越多,忽闻左边人声鼎沸,我们便寻声而去。随着“之”字形石道七拐八弯,过了最后一弯,眼前豁然一亮,却是另外一处洞天。前面山坡上竖着一个木牌,上写正楷大字“十字坡”,紧挨着一处房屋,“孙二娘店”几个大字赫然在广告牌上。我激动无比,人间竟有水浒境地。我快步向前,店内有两位少妇在忙,遂有礼貌地问:“请问哪位是孙二娘?”一少妇和颜悦色道:“我们这只卖商品,没有孙二娘。”我连说:“多有冒犯。”那妇人吟吟作笑。紧挨着孙二娘店,有二三百人围坐在一起观看演出,我踮起脚尖向里看,原来是正在上演“英雄救美”这出戏。
演毕,复前行,行了些柳荫古道,过了些红杏芳林,路右边是潺潺流水,路左边有行者武松牵马行路的塑像,还有武松打虎的塑像。有不少过路的青年男女爬上大马拍照,或以武松打虎姿势拍照,放眼望去也是一片风景。向前走来到一条岔道,一边是水上浮桥,一边是幽幽石道,顺石道前行,便看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抬头看去,松柏繁茂,看不到源头的瀑布从山上倾泻而下。有一青年才俊,立于青石板上,头挽黑巾,身着长袍,正在吹一横笛,大有仙风道骨之感。那笛声悠扬,婉转动听,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三
再向前走,我们来到了“神舟号”大船的另一侧。大船这侧水域宽阔,岸边临水处有六七十米狭长的舞台,观众席已坐有三五百人,演出的节目丰富多彩,可在水面、空中、船顶多处精彩呈现,简言概括那就是——舞台两端敲锣打鼓奏乐,少男少女跳起欢快的舞蹈,年轻姑娘站在船头上放声歌唱,抬起头还能欣赏到各种优美的飞天姿式……
景点中间,间或设有美食城和茶水站,各种美食如开封特色小吃、灌汤包、胡辣汤、炒凉粉应有尽有,供人们挑选,茶水站有茶水和酒水,一边喝着香茶,一边品着大宋美酒,另有一番风味。辗转前行,我们来到了梁上泊英雄聚義厅,觉得氛围立刻庄重起来,座位按尊卑顺序排列齐整。后来看了“梁山英雄三打祝家庄”的表演,由于祝家庄兵马强壮,暗藏机关,易守难攻,前两次都没拿下,最后一次通过改变战略,以及摸清祝家庄底细,熟悉了祝家庄的地理位置,巧用计谋才终于攻打祝家庄成功。第3次攻打祝家庄时,黑旋风李逵手持两把板斧,赤膊上阵,战场上万马奔腾,炮火齐鸣,蔚为壮观。之后又看了快活林、飞云浦、武大郎家、李逵断案、武大郎新传、风雪山神庙等经典桥段,让人仿佛真正走进了水浒传,看到了那一群活生生的人物们。

两天后,我们结束了万岁山的游玩,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游览万岁山了解和体验了大宋的武侠文化,同时也旅游观光享受了自然美景。望诸君也到万岁山逛一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