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作者: 杨秋英
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情感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将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及口语交际教学3个方面,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文本普遍具有文质兼美、育人养心的价值。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还可以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尝试如下教学方法。具体为:①引导学生理解角色性格特点,培养情绪认知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分析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语言、动作和神态。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的性格是多样的,并且不同性格的人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时会有不同的反应和情绪。同时,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②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角色的内心感受,理解他们的焦虑、耐心、无奈等情绪。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增强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包容,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③启发学生思考故事寓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可让学生讨论急性子和慢性子的优缺点,以及在生活中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节奏。引导学生明白,无论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关键是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和包容,如此才能更好地相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角色性格特点、进行角色扮演、思考故事寓意和拓展阅读等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情绪认知能力、增强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写作活动是一种信息输出活动,涵盖知识和情绪的输出,而情绪输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常用形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情感获得宣泄与表达、推动学生自我认知与反思,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及调适心态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增强心理素质,教师可尝试如下教学方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体为:①引导续写故事,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比如,农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会怎么做?是从此改过自新、努力劳作,还是继续执迷不悟?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面对错误和失败时应有的态度,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勇于改正的心态。②根据故事写读后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对《守株待兔》这个故事的感悟。让他们思考不劳而获的危害,以及只有通过辛勤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在写作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只有脚踏实地、勤奋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③创设情境写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与《守株待兔》类似的情境,如一个学生总是依赖运气取得好成绩,让学生以旁观者的角度给他写信,提出建议和鼓励。通过这种写作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多种写作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的价值观、心理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改下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与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还可以培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塑造学生积极乐观的性格。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要想凸显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教师可尝试做好以下几点。具体为:①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让学生分别扮演白求恩大夫和其他角色,模拟手术台旁的紧张场景。在模拟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白求恩大夫临危不惧、坚守岗位的精神,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在这种情境下的内心感受,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坚定。②故事复述与分享。要求学生复述《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故事,并分享自己对故事中人物心理的理解。通过分享,让学生体会到在危险和压力面前保持冷静和专注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③小组讨论与观点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如果你在白求恩大夫的处境中,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面对责任和挑战时的态度,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④主题演讲。以“勇敢与担当”为主题,让学生进行简短的演讲。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思考勇敢和担当的内涵,并且在演讲时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教学实践表明,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受到精神的鼓舞和心灵的滋养,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增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3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