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

作者: 禹燕

“三新”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0

在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标的“三新”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全人教育”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推动德育工作深入进行。本文主要介绍在“三新”背景下如何将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明确德育目标,融入英语课程标准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这要求英语教学实践不仅要关注英语的工具性,还要突出其人文性,应在教学设计中添加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内容。“三新”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实践要优化教学内容和情境设计,增加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强化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自主性。“三新”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实践要明确德育目标,将德育转化为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使英语知识和技能教学与德育并重。这就需要英语教师深入研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理解新课标精神,明确德育目标,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确保德育的针对性。具体来说,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英语教师应紧贴教学目标,在日常教学中要跳出知识教学的层面,着眼于解决德育问题。

发掘德育元素,丰富英语教学内容

德育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有完善的内容体系作为支撑。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应以教材为根本,重视教材的应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结合教材主题整合德育资源,将德育巧妙融入课堂教学。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集知识性、生活性、趣味性、思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其中蕴含丰富的德育元素,如名人传记、环保、传统文化等主题,为英语德育提供了便利。在“三新”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需要深入发掘教材的德育价值,将更多德育元素融入教学。

例如:在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4 Scientists who changed the world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知,本单元的内容和主题具有丰富的德育元素,因此教师可以紧扣单元主题整合资料,将英语课堂打造成德育的第一阵地。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钱伟长、邓稼先、郭永怀等中国科学家的照片,讲述在新中国刚成立时,他们毅然决然返回祖国,并通过不懈努力和持续探索,为中国科技进步和民族尊严做出突出贡献的光荣事迹。在讲述过程中,要重点强调科学家的责任担当、奉献精神、家国情怀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向科学家们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基于主题语境,培养学生的道德观

德育是一项心灵工程,开智、入脑、入心是德育的关键。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使德育直抵受教育者的内心,这是德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一些人尚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的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然而,高中生的个性非常鲜明,他们不喜欢耳提面命式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德育实践中,教师应尽可能构建主题语境,在生动逼真的英语语言环境中让学生有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例如:在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2 Natural disasters的教学中,结合教材可知,该单元主要围绕自然灾害展开,以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和应对措施为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在讲述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Earthquake、Tsunami、Eruption、Debris flow、Flood disaster时,教师可以引入“人与自然”或与环保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环保的重要性,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可以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出什么贡献,并提出具体的节能环保措施。学生可能会提出节约用水,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等环保措施,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做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公民,将正确理念落实于实践。

以活动为契机,促使学生自强自省

坚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五育”并举,开展形式丰富的德育工作和德育活动,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三新”和“双减”背景下各级中学关注的重点。在“三新”和“双减”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实践的大环境更加成熟,使学生有了更多自主权和自由时间。营造德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是德育的成熟经验和可行策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场景、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形成道德素养和正确价值观,使其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养成批判意识、自强品质和自省习惯,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在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3 The world online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留出10分钟,让同学们观看网络安全专家或社会学家分享的有关网络伦理、隐私保护、网络欺凌的视频座谈会,并结合一些网络犯罪案例,引导大家讨论在网络空间中如何表现尊重、责任感和同理心,如何预防上当受骗。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体验不良网络行为带来的后果,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网络道德感。在教学结束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我的数字足迹”,让他们用表格记录自己一天的网络生活,包括登录的网站、浏览的内容、使用网络的目的,以及转发、评论和分享的内容,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评价和打分。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网络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自觉遵守网络法律和道德规范,增强自律意识。

在“三新”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要将德育作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英语学科特点积极推进德育工作,为培养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