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记录在儿童教育中的运用
作者: 王青在儿童教育中,表征记录是儿童表达信息记录的重要方式,是儿童学习探究的重要方法和能力。它是儿童在活动中的表达表现和信息交流途径,是记录儿童表达自身猜想、问题、知识经验、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过程。具体来说,表征记录有助于教师深入洞察每个儿童的发展需求,为儿童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提供精准的指导和支持。通过观察、记录、评估及分析儿童在多样化活动中的表现,教师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儿童的独特兴趣、发展水平及个体差异,从而制订符合其需求的教育方案。
表征记录游戏化一日活动
儿童一日活动可以基于游戏展开,以吸引儿童的参与。儿童参与游戏化一日活动,教师要基于其表现做好表征记录。让儿童自主选择不同的游戏类型并参与其中,教师要及时记录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例如:儿童在参与游戏时是否进行语言交流?是否对游戏产生了新的认知?注重观察儿童的实际学习进展,以及儿童生理意识、心理意识及具体能力是否有所转变。基于儿童一日活动做好表征记录,如此在开展后续活动的过程中,侧重点的调整可以有所参照,以提升一日活动的开展成效。另外,基于儿童表征记录,可以在一日活动中为儿童的学习提供发展和支持。表征记录可以采用观察表及时间线等形式,充分记录儿童在一日活动中的表现和状态,更加方便教师了解儿童的实际学习和发展情况。

表征记录实践化一日活动
儿童一日活动的开展,可以采用组织实践的形式。在儿童一日活动中,让儿童参与生活化实践活动。教师采用时间线的方式,精准记录儿童的表现。例如:在实践活动的一开始儿童的心理意识和表情,以及状态是怎样的?是否与他人交流?是否出现自卑、胆怯的现象?一日活动进行到中午时表征记录:儿童能否融洽地与他人交流?是否融入到一日活动的实践中?与他人交流能力是否有所提升?认知能力是否有所提升?一日活动进行到最后时,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语言和社交以及对生活实践的认知等诸多方面进行记录。在实践化一日活动中采用时间线的形式记录儿童成长和变化,可以让教师充分且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实际成长和学习特征,进而为后续教育计划的调整提供经验和帮助。表征记录可以成为伴随儿童成长的“日记”,促进儿童进步。
结语
依托表征记录形式开展儿童一日活动,将儿童的表现、能力、特征等均记录下来,为儿童教育制订合适的教育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教师应不断基于相关内容做好儿童一日活动表征记录经验的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做好教育计划,让教育计划满足儿童的实际所需,提升教育成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